每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目标都是创造利润或盈利,这些利润是指所有账单和税费被付清之后剩余的资金。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周期,上市公司的盈利与其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完全相关的关系。当盈利增加时,股票价格则相应上涨;当盈利减少(或为负)时,股票价格则相应下跌。
为什么股票会追踪盈利呢?因为这是资本化的行为方式。经过较长时间,投资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方式。他们想赚钱,这样他们被他们认为将会赚钱的公司所吸引。因此,一家公司的经济价值创造将会得到市场的奖励——奖励以更高的股票价格的形式实现。
投资者奖励盈利,由于以下原因:
①当上市公司以股息的方式派发分红时,一些盈利直接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分配给投资者。
②上市公司可以保留一些(或全部)盈利用于自身的再投资,帮助它开发新产品、改进运营并且使盈利增长。
③上市公司可以使用一些利润去回购一些它自己的股份,这样使得每份股票仍然处于市场当中(流通股本),等于公司持有更大比例份额的股票,因此使得每一份额的股票都变得更有价值。
④上市公司可以使用一些盈利对其他公司进行并购,由此加快盈利增长步伐。
公司愿意付出更多,不只是为了创造利润,他们通常为了利润增长而奋斗,季复一季,年复一年。许多上市公司相信这条格言,
"增长或者死亡”。如果你不能增长,那么竞争者将会超越你(或收购你).投资者,应该从资本化的角度看问题,希望上市公司提高它们的盈利,因为投资者希望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得到增长。
对收益的渴求结合股票价格与公司盈利有高度相关性这一原则,我们得出了理性投资的一个基本宗旨:我们希望持有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持续的盈利增长的公司的股票。由于它非常重要,我们再重申一遍:理性投资者希望持有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持续的盈利增长的公司的股票。
有无例外呢?当然有。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和科技泡沫时期,在一些股票的利润与价格之间,实际上呈负相关的关系。许多表现最好的网络公司其实没有一点盈利:它们处于亏损之中。然而投资者还是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到这些股票中,不断地推高它们的价格。
看起来好像公司越是亏损,它们的股票价格却越是上涨。有这样一个术语称之为“概念股”,意思是说,投资者买入的是公司的概念,特别是基于它们革命性的思想,预期公司在未来可分配的巨额财富,而不是它当前实际达到的经营业绩。
在概念股称雄市场的那段时间里(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投资者确实不像是在关注盈利。但是从长期来看,资本所有者渴求盈利这一原则还是行之有效的。投资者回归到他们的行为特征,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渴求盈利。
作为这个理性的回归的结果的是,许多网络公司的股票从2000年开始崩盘,到2002年底为止,他们的市值损失了70%到95%.很多公司自己持有自身的股票,上百家公司面临倒闭。没有利润,他们不能负担运营和扩张,经过一段时间,其他资金来源(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发行新股)也面临枯竭。因此,他们不能再继续下去。
顺便提一下,盈利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经过长达几十年作用的结果是,由于公司不断增长,美国经济也在不断增长,使得股票市场也不断上涨。美国经济的长期整体趋势处于增长中,其中偶尔被一段时期的停滞或衰退(收缩)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