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创建者原是一帮匪徒,为了解賭博者的心理,他们绞尽了脑汁。由于庄家的胜率总是高于闲家。所以,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让赌博者自感上钩。早期的赌场老板想出了在美国商界无与伦比的营销策略,该策略一直延续至今,只不过换了新的形式。
有这样一个拉斯维加斯的老笑话。问:怎祥賭钱稳赚不赔?答:开賭场。早期策略的核心思想是让输钱的赌博者也觉得自己像个赢家。赌场建筑师艾伦.拉皮德斯(Alan Lapidus)在其著作《万事靠设计》(Everything byDesign)中简略描述了这种策略。以20世纪50年代的拉斯维加斯为例,假如一个赌博者已经输掉了4万美元,而他的信贷额度只有5万美元。当看到赌博者输的钱快接近信贷额度时,赌区经理就会出面建议他暂时歇一-会儿,比如去看看表演,换一下手气。拉皮德斯引用了一位赌场老手的话,说明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赌博者走进夜总会,那儿的领班会将他领到舞台边的桌前。桌上摆着一盒哈瓦那雪茄,旁边的冰桶里冰镇着一瓶唐培里侬香槟王(Dom Penignon),一排裸胸的舞女在他面前婀娜起舞。不一会儿,领班会询问他喜欢其中哪一位。之后,他将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早上,赌场还会免费赠送这个赌博者-辆凯迪拉克敞篷车(以折价买进的)。除去汽车和经营成本,赌场用尽了赢来的4万美元,赌博者也是输得分文不剩。从心理学角度讲,赌场成功地“重新框定”了赌博者的思想,让输了钱的人觉得自己是个大赢家。
这种对赌博者心理的敏锐关注体现在赌场的方方面面。包括其建筑与布局。拉皮德斯表示,赌场内部环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说:“赌场内的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经过仔细构思的。”
每个踏进赌场的人都会主刻发现,赌场内没有摆放时钟,这里没有日夜之分,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离。总之,就是完全没有时间概念,只有永恒的现在。在拉斯维加斯的游人,无论要去哪儿,都必须穿过賭场大厅。大厅周边摆满了诱人的老虎机,等待人们的暮顾:中间是诸如21点之类的桌面游戏;大厅中央是最出彩的百家乐游戏,这是大赌家的游戏,也是赌场主要的盈利来源。
赌场对赌客心理的密切关注甚至延伸到了鸡尾酒女招待的穿着上。赌场意识到,单独的女性可能会让赌客有种畏惧感。于是,为了取消女招待的独立性,赌场让女招待们穿戴同样的假发和首饰。拉皮德斯表示,这类做法也是应用心理学的具体实践。
赌场对赌客心理的准确拿捏引发了行为决策者的兴趣。行为金融学政策研究最近关注的领域是“选择构建”,就是说,决策者无需改变经济制激,而是通过转变决策的处境,以不同的方式框定或呈现人们的选择,从而大幅改善决策,并提高执行效果。
身为学者和选择构建者的理查德塞勒与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他们合著的书《助推》(Nudge)中举了一个学校自助餐厅的例子来说明“选择的构建"。在自助餐厅里,如果把较健康的食物放在视线容易触及而且拿取方便的位置,而把垃圾食品放在不起眼的位置,那么学生选择健康食物的比例会大幅上升。推此及彼,塞勒和桑斯坦把这个假设行生到了其他领域,比如401(k)计划、健康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在每一个事例中,构建选择都能把人们“推"往正确的方向。
诸如拉皮德斯这样的赌场人士非常了解选择构建的威力。对他们而言选择构建早已超越了假设阶段,他们已经能够娴熟地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影响人们的扶择。当然,政策制定者也可以借用“ 助推”来改善他人的生活。可是,当他们向脱衣舞夜总会或是赌场设计师讨教选择构建经验的时候,不知他们会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