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效应
分离效应是人们想等到信息显示后再进行决策的倾向。也就是说,即使有些信息对决策并不是真的重要,在没有信息时也会做出相同的决策,也要等到信息显示后才采取最终决策。分离效应有悖于理性行为的“确实性原理”,即当面对不确定性问题时,如果不管试验结果如何,一个人的决策是相同的,则此人在知道结果前就做出了相同的决策。
分离效应有助于解释信息显示时股票价格的易变性或者交易量的变化,如有时出现在重大事项前的低易变性和低交易量,而在重大事项后的高易变性和高交易量。具体例子如Tversky和Shafir(1992)研究的总统选举,选举结果的揭晓有时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易变性变化,即使人们怀疑选举结果对股票价值到底有什么影响也一样。
赌博行为与投机
赌博就是带有不必要风险的游戏,它在全世界各民族间盛行;喜欢赌博是人类的共性之一。Kallicketal的统计估计1974年61%的美国成年人参加了某种形式的赌博,1.1%的男人和0.5%的女人可能是赌博“瘾君子”,而另外2.7%的男人和1%的女人可能是“潜在的瘾君子”。
人们喜欢赌博的倾向对不确定条件下人类行为理论提出了难题,即必须既接受风险规避行为又接受适当的风险喜好行为。Friedman和Savage(1948)认为,这两种行为的共存可以由极端区域中上凹的效用函数来解释。但这种解释问题也不少。首先,在任何一般情形中参加赌博的人都不是系统的风险追求者,实际上他们追求的是特定形式的娱乐或刺激,尤其是病态赌博者寻求的仅是欣悦症。其次,赌博的冲动在人们生,活中是有区别的,人们总是只参加一定形式的赌博。这与一定的自我意识有关:人们可能觉得在他们喜欢的赌博中特别棒,或是运气特别好。
由赌博行为所体现的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可用来理解投机性市场中泡沫的起因。尽管投机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投机的可能结果有相当理性的预期,但还是有其他的感觉驱动了其实际行为。许多人强调数量化的“预期”,好像它们是人们看法中的唯一特征。但当要求那些对股价的上涨有很大把握的人做出数量化的预测时,他可能会给出非常悲观的预测来,尽管其预测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