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投资目标表现出了基金公司的个性特点,基金经理的个性、投资偏好也是评估基金投资个性的重要因素。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他们的投资理念紧密相连。
我们现以两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与索罗斯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彼得,林奇是富达公司的经理,投资领域的传奇人物。1977年,他接管麦哲伦基金。至1990年,麦哲伦基金的总规模成长了2 700%, 年复利增长29.2%,换句话说,如果在1977年 投资一万美元到该基金的话,到了1990年就可获得高达27万的回报。彼得,林奇取得的如此辉煌的成就,使他被评为美国第一理财专家。
林奇的投资理念基本上为以价值为中心,他认为逻辑是股市投资时最有益的学问,虽然股市的走势经常完全不合逻辑。他比较注重对投资企业的价值量化评估,尽管他也看重企业非量化的内在价值,比如企业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新产品推出市场等,而且林奇在购买某个企业股票之前,总是对该企业进行非常充分的调查研究,而且他的理论是“10 : 1”,即在十家企业中筛选一支优质的股票。鉴于这种投资理念,林奇的投资非常谨慎。因此对于林奇坚决不介人期货等杠杆交易,就不难理解了。林奇在30年投资生涯中,从未涉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因为他认为期货交易完全是一个零和的交易,不太符合价值理论。
而索罗斯与林奇的投资理念完全相反,索罗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界,在这种世界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反射性理论。反射性理论的内容主要是:参与者的思想与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而且在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中,也普遍地存在着这样一种反射性的关联。具体来说,反射性包含两层含义:目前市场的偏向影响价格;在某种情况下,目前的偏向会影响基本面,而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变化会导致市场偏向的进一步变化。就市场价格表达未来偏向的含义而言,市场总是错的。而且这种错误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不仅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存在偏向,而且他们的偏向也影响着交易活动的进程,这可能造成市场能精确预期未来发展的假像。实际上,不是目前的预期与将来的情况相符合,而是未来的情况由目前的预期来塑造。简而言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股票的价格与市场的关系就是“我是什么”与“我认为我自己是什么”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因此,索罗斯从不花大量的时间研究经济走势,也不花大力气研读大量的股票分析报告。他往往大量学习,看报纸,运用自己的哲学思想,结合分析股市形势,寻找机会。
因此,像这样一位基金经理,你可别指望他能对所买股票的企业进行详细的考察,阅读他们的财务报表,然后进行长线投资,老成持重地等待肴最后的大红利。索罗斯有他独特的优势,根据他的理论,既然目前的偏向能影响基本面,从而导致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市场价格的变化又会进-步影响市场价格,那么只要找到这其中的价格转折点,依据当时形势做空或做多就可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回报。事实上,索岁斯的这套理论帮助他打赢了很多战役。索罗斯善于短线投资,善于抓住某个转折点,大捞一笔。
当你了解了这两位经理人的投资理念后,便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基金公司了。是选择麦哲伦基金还是量子基金?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喜好。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只了解基金经理的业绩还不够,林奇和索罗斯都是非常出色,战绩赫.赫的基金经理,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索罗斯可能在业绩上稍逊于林奇,但林奇并不符合每一位投资人的胃口,对于那些想在短期内奇迹般复制钞票的投资人来说,索罗斯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至于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的评估,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