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3月和9月,“五道口”先后迎来18个和22个学生。在“五道口”历史上,他们分别被称为81级和82级,但事实上因为在同一年入校,他们之间几乎分辨不出谁和谁不是同班同学。次年,又有22个学生入校。这62个学生,成为“五道口”的“老三届”。
《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五道口金融先锋》的封面文章,对这62个学生毕业后的情况作了跟踪采访,发现他们在毕业后大多进入正处在大变革前夕的中国金融界,在以后的10多年里,这群“不安分”的青年,在按部就班的中国金融领域搅起了一波波创新实践浪潮。
报道称,这批“老三届”研究生们,大部分上过山下过乡,刚刚从田间、地头、马路和车间里出来,直接从学校考进来的占少数。按道理他们的数学和英语应该不会太好,但事实却正好相反—“五道口”毕业生后来之所以有机会在中国金融界翻云覆雨,绝不仅仅因为他们沽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光,而是因为他们都学习刻苦,加上有社会阅历,专业方面掌握得很好,实践上更容易沟通;还因为他们响应老师号召,将英语和数学的底子打得很扎实,继续学习的前提就有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陆续拿到了博士和博士后学位,其中相当一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出国深造,又获得了西方的视野和经验。
他们发起或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中国第一家法人股份制银行、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中国第一只基金、中国民间最大信用社、中国第一家柜员制银行……深圳、海南、北海、香港,哪里最火热,哪里就一定有他们最活跃的身影。
据初步统计,李旭利所在的“五道口”95级一个班就诞生了近10位公募基金经理,当时还在南方基金的李旭利,与景顺长城基金的李学文,华夏基金的郭树强三人还曾同时获得首届优秀基金经理“金牛奖”。2003年前后,他们曾一度管理着公募基金20%的资金。如今,他们大部分人已经离开公募领域,只是可以确定的是,李旭利与李学文已投身私募。
20世纪90年代的“五道口”环境有点像美国的美林证券,很多毕业生都十分自信,到一个行业摸打滚爬得差不多之后,就愿意出来单干。
“五道口”的最近一次高调亮相是在2003年9月27日。那天,由柳志伟、朱南松等校友发起的“五道口”上海校友联谊会在上海成立。会上大家一致选举刘鸿儒任校友联谊会名誉理事长,唐旭担任名誉会长,中国银联公司CEO万建华担任理事长,上海本土知名私募上海证大董事长戴志康担任会长,上海证大总经理朱南松担任秘书长。
这样的活动对于私募圈也很有意义。据称,在2009年加盟上海重阳投资的李旭利,就是因为在近几年一个“五道口”聚会中遇到了校友—上海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后,开始萌生出合作的念头。他们两人早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证券投资协会中就相识,只是后来一直没有聚首的机会,如今重新相聚,很快就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