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决策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复杂的事物不要自以为是地轻易建立逻辑关系。
由于事实离大多数人的接触面较远,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经多方面采集信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导事实的。而这个时候被推导出来的结果有可能不是完全的事实,而是符合逻辑性的猜测。某些猜测由于所获得的边界信息较清晰且互相依托,可能较为可信,比如:我们知道了一个企业的营业成本中的80%是煤炭成本,又知道了市场公开煤炭价格已经自去年年底开始,至今持续下降了10个月,跌幅巨大。并且知道产品并未跟随降价也未有其他成本项目的大幅上升,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断,这个企业今年的营业毛利率可能会有明显的上升。这里的约束条件包括成本构成比例,煤炭价格下降的幅度,时间,以及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这几个信息互相间有直接、明确的经营和财务对应关系。有时候信息较为明确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如下一些风险,投资者需要对这些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
图1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来源
但另一些情况下,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互相的支撑性不是那么明确和直接,或者涉及的变量因素过多,比如:我们知道了发改委将推动建筑节能减排的长期规划,也知道某个企业的产品属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建材产品,是直接受惠的,还知道公司正打算扩张产能以迎接这个长期的利好。表面来看,似乎这几个信息互相验证,逻辑一致,应该可以得出“业绩将上涨”的结论。但这几个信息之间并没有形成直接明确的对应关系,比如:
(1)长期规划到底有多长?到底涉及哪些品类?公司的产品又归于哪个品类?
(2)最终影响公司业绩的,是仅有发改委的规划吗?市场当前的供需状况如何?竞争对手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盈利的各项成本和费用趋势又是怎样的?所有这些信息仅仅是泛泛的、弱关联的、不具有直接明确的经营和财务对应关系。
不幸的是,无论是股评家们还是各种股票论坛里,到处充斥的正是这种类型的信息。试想如果不理解事实、信息、观点的区别。也无法认识到相关信息之间的差别,恐怕就很容易被这种噪声影响,进而失去正确的判断了。
经常出现的另一种误解在于,认为严密的逻辑性代表粉正确的决策。事实上分析的逻辑性只是思维的程序,但却并不表明其正确性。因为任何逻辑都是依托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一长串逻辑推理中的任何一个重要变量出现错误,都可能得出一个“逻辑严密的错误”。
所以,寻找经营的变量因素更少,更加容易理解的生意。才是提高投资成功率的关键。而能否将投资的结果与精确的市场预测进行脱钩,更是体现了投资层次的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