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模式是一个最近流行的价格投影模式,从本质上讲,该模式反映了市场的涨潮退潮属性。在该属性中,AB=CD模式的例子遍布图表,并且可能是增高或者降低模式。图8-10显示了一个AB=CD模式的简单例子。
在图8-10中,A到B边是从31.37美元/股的高位到26.41美元/股的低位的下跌,A到B边的高位和低位存在一个4.96美元/股的价格区间。这是初始的猛然下跌。
图8-10 AB=CD模式——富国银行(WFC), 2009年9月23日至2009年12月5日
折回或者停滞是价格在初始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改变。折回形成了AB=CD模式中的B到C边。该模式的C到D边在价格越过B点后开始起作用。根据奥布赖恩的理论,该模式只有在成交量边界放大的时候才有效。尽管我同意奥布赖恩所说的该模式可能在B点左右成交最放大时最大化,但我不同意该模式在其他情况下无效的说法。如果B点左右具有“可疑”成交量,则它可以像可疑趋势一样持续。自然地,如果成交量放大,我们应该对其持续有更大的信心,但是该模式并不一定会出现,当成交量没有放大的时候,我们只需更加小心的交易就行。
大多数专业人士,像奥布赖恩、派思温托和久弗拉斯等,利用斐波那契比率(Fibonacci ratios)来估计和投影折回移动的延伸,以及投影接下来的C到D边或者接下来的扩增移动。斐波那契比率由列臾纳多·斐波纳契(LeonardoFibonacci)于13世纪初(1202年)在他的《珠算原理》(Liber Abaci)一书中提出。斐波纳契提出的一系列比率包括0.618.0.50和0.382,它们通过数不尽的书籍、报纸和图表形响了以后的交易,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常见的被AB=CD模式追随者和从业者支持的是1:1拓展,意味着A到B边的长度与C到D边的长度相等。该模式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图8-10中的富国银行的图,因为A到B边是4.96美元,交易员应该期待一旦价格超过B点并作为C到D边的一部分,则C到D边的尾部就可以被投影到24.07美元(C点的价格减去4.96美元)。
我们可以从图8-10中看到,该投影并没有被满足,价格在2000年12月15日到达24.92美元,该例子是要告诉我们,就像生活和交易中的所有事情一样,没有事情是完美的。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完美值,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那么我们如何在这种不完美的AB=CD模式下找出所需的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