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这次会议,中国央行提出“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此番言论是否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货币政策行走在“边际宽松”的轨迹上?应当是这样。
实际上,此前的8月11日,央行超乎市场预期突然宣布降准0.5%就是重要信号。原本在政策说明中明确,这笔释放的1万亿元基础货币将被部分拥有对冲MLF到期,但在降准之后的8月16日,央行释放6000亿元MLF对冲7000亿元MLF到期,仅仅回笼了1000亿元MLF,尽管期间还有企业交税等会构成货币收缩效应,但总体而言,这次央行显得十分克制。为什么?很显然,按照中央的判断:“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而在金融方面,“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毫无疑问,信贷规模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都体现着中国的经济活力,如果企业不愿借款、银行不愿贷款,那说明经济一定活力不足。如何破解?是不是加大信贷投放就可以改变状况?未必。因为银行信贷是否能够投放出去,不仅取决于银行愿不愿意放贷,更取决于企业愿不愿意借钱。所以,银行贷款是否可以投放出去,投放出去能不能促进企业发展,并转化为经济活力,这需要金融不仅有数量,更要有质量。
过去很多年,中央总在各种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而现在还在不断强调,为什么?显然,政策效果并不理性。但观察数据,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非常高,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不够吗?据调查,不是数量少,而是质量差。什么是质量差?比如疫情期间,银行为了减低风险,它们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搞得期限甚短,一般都是半年期的,有的虽表面上是一年期,但实际却是企业必须在一年之间多次借新还旧,贷款稳定性极低。以致企业除了临时周转,其它基本不敢使用贷款,生怕资金链断掉。
这该怪谁?银行?企业?听听两方各自的说法,它们都有各自的道理。那该怎么办?毫无疑问,必须从宏观金融当局做起,向市场释放足够的长期基础货币,彻底扭转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并借此提高中国金融质量。甚至采取主权货币资本化的方式,大量培育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股权资本。经典金融理论认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尤其是那些具备鲜明特色的中小微企业,其最佳的融资方式应当是长期的私募股权融资介入,但这类资本不仅全球稀缺,而在中国就更少。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改革去营造一个有利于长期股权资本发育的货币环境。
从现实情况看,中央银行似乎已经意识到“金融期限结构”的重要性,而多次表示需要释放更多长期基础货币,改变商业银行负债期限结构,并以此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比较典型了两次变化是:一年期MLF的推出,以及此次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实际都是向金融释放中长期基础货币。尽管当下在程度上还远不够充分,但这毕竟是个重要的苗头和态势,是值得赞赏的。尤其是在中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而且要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了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时候,释放“跨周期的长期资金”则更显重要。
需要重视的是,金融长期化、资本化是科学管理市场预期、优化信贷期限结构和投向结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中国股票市场积极、活跃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