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股市能否在2019年走出独立行情?这恐怕是每位投资者都十分关心,而且到处寻求答案的问题。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别人咋说,最终的投资决策还得自己定夺。但多看看他人的提出的参考意见还是必要,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帮您梳理一下,给投资者提供一些我的看法,但仅供参考。
看多2019年美国股市是需要勇气的,现在看,认为美国股市将进入调整周期人大有人在,而且属于绝大多数。如果美股调整,是否会拖累全球股市一起调整?欧洲会吗?日本会吗?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会吗?可能会,可能不会。
说“可能会”,一是因为欧洲、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过去都随美股大涨,基于环球同此凉热的判断,如果2019年美股真得出现深幅调整,恐怕谁都在劫难逃;二是紧密相连的欧、美、日经济历史上就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如果美国经济因股市回调速度过快,幅度过深而引发市场利率剧烈波动,那欧洲和日本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三是欧盟和欧元的存亡问题,实际上,不断发育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使欧盟、欧元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尤其是英国脱欧不断折腾的背景下,美国政治大佬班农居然亲自上阵,加大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这势必对欧盟的完整性构成更大的威胁;四是欧洲社会动荡不安,比如法国,如果马克龙不能以强制手段制止国内暴乱,那整个法国经济就会陷落,股市也找不到上涨的理由。
说“可能不会”,一是因伊朗问题,欧洲和美国之间正在较劲,而且已经出现了些许经济切割的动作,这时候,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而可能会使欧洲各国本土资本市场表达出差异化个性;二是欧洲和日本的货币政策并未严格跟随美国,到目前为止,依然十分宽松,虽然他们担心美国加息会大量引起本土资本外流,但未必十分担心,否则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同时,欧洲不会把加息这件事拖得如此滞后;三是在石油价格问题上,美国、OPEC和俄罗斯之间的角力是否还将导致2019年油价大起大落?这是全球CPI变动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利率和股市的走势情况,而在我看,石油价格再度大涨的可能性小幅低于50%,也就是说,全球CPI大幅上涨的概率低于50%;也就是说,各国央行大幅提升利率的可能性低于50%;四是欧洲经济在恢复,但如果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而CPI保持较低水平,那可再好不过了,但这件事是否可持续?变数较大。
看得有点懵圈了是吧?当然,如此混乱的局面谁都难以给出明确的判断,但这至少是未来5年的常态。2018年是“全球极度混乱的元年”,2019年则是进一步发展的年份,估计要到2023年,全球极度混乱之下的格局演变才会有个大致的眉目。至于股票市场,也许其中还是有些规律可循。比如,2019年关键看美股,关键看中国股市是否有能力与美股切割。
应当说,美股和过去随之大涨的股市,2019年出现深幅调整应当是大概率实践。对A股而言,最可怕的事情是:人家的正常调整导致我们无度下跌。是否可能?可能。有没有解决方案?当然有,但两大前提:其一是有效应当中美贸易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争取谈判有什么好结果,而是“底线思维”,不再对中美贸易抱有任何希望,这样做股市见底;其二是认真搞好国内的经济问题,而关键还是那个老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必须逆周期操作,坚决遏制金融短期化趋势,为此有必要大幅增加长期且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
毫无疑问,目前A股的情况是:不是股票没价值,而是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根本不支持价值表达。为什么股市流动性严重不足?这是过去长期、至少从2010年起,中国货币政策严重失当,并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这话怎么说?我们再次梳理过去存在的几大严重问题,同时看看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长期错配,使得与积极财政政策相关的国有企业吸收了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条件下,民营经济金融饥渴,抑制中国经济主动性(内生性)增长动力严重弱化。现在,中央政府出台措施力图解决民营经济弱化的问题,但民营经济是否还有获得低成本融资的资质?商业银行凭什么愿意低利率放贷给民营经济?这是个问题,尽管在解决,但需要时间。
第二,“利率双轨制”正在解决过程中,其所导致的金融短期化尚未彻底解决,不过,好转的迹象还是有的。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发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银行系统也在想方设法突破存款利率管制。从长期资金看,银行资金稳定性已经略有好转。
第三,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依然过少。客观地说,这一点,2018年曾一度好转,但9月份之后好转停止。这是中国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我们看到:当中国社融和信贷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的时候,居民储蓄存款却增长乏力,甚至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社融和信贷依靠什么样的资金源增长?正常情况应当依托长期基础货币的增长而增长,但我们没有看到基础货币增长,反而看到它的下降。当然,还有一个依托就是企业存款,但这属于极不稳定的存款,一旦商业银行依赖这样的存款去增加贷款,那就意味着金融系统存贷款期限错配增加,意味着金融系统加杠杆,意味着金融系统高杠杆向整个经济肌体传导。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名义货币乘数”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5.59倍,上升到11月6.08倍;而“真实货币乘数”已经从1月份18.91倍上升到19.90倍,这是完全不可持续的金融杠杆率,这样的杠杆率是完全无法支持股市上涨的,是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源头。
第四,现在金融监管加强了,乱七八糟的金融、准金融争抢市场资金的情况有所好转。从这个层面上说,金融短期化程度有所减轻。
第五,市场预期管理有所好转,但持续性不够,没有变成有关部门的日常行为。这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大败笔,也是金融管理者太过“书生气”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在国民储蓄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央行如果不能依据经济增长增加有效基础货币投放,而是逼迫金融机构加杠杆去满足经济增长需求,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实际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教训,这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它们大量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的关键原因。正因如此,我们严重期待中国央行放弃传统的货币理论,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去面对货币逻辑问题,并给中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也是股票市场上涨最基础、最关键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