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高收入群体不需要加税,而是要合法纳税
当下中国的发展阶段所讲的共同富裕和改革开放前40年不一样。前40年主要的任务是做大蛋糕,把中国经济总量搞上来,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那时的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我们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把中国经济蛋糕做大。所以更多体现的是效率,那时提出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意味着过去的分配是将初次分配放到第一位,也就是鼓励更多的人去创造更多财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奇迹般的增长。到今天为止,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基本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告别了绝对贫困,大家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共同富裕的话题?因为很多国家走过的路证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如果解决不好分配问题,社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过去叫“中等收入陷阱”,其实不是收入陷阱,而是没有把蛋糕分好,经济发展动力没有了,我们到今天这个阶段,之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吸取了很多国家这方面的教训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共同富裕在这个阶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过去对初次分配过于重视,到这个阶段以后,二次分配就会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
这次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在二次分配,通过一些税收和其他的手段,一是要解决收入过高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来限高;二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范围,尽可能把低收入群体慢慢变得越来越小,所以我们的目标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结构,穷人和富人都比较少,中间阶层多,这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
第二次分配除了政府层面、税收层面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当下很多低收入群体本身面临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提到二次分配,就好像要对富人征很多的税,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概念。二次分配不仅仅是要分企业的,还要在政府这个层面把钱分好。
二次分配里,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是要考虑在国民财富大蛋糕里政府拿走的比例是不是合适,二是政府切走的蛋糕里有一部分是社会管理成本、有些是为了民生,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行政管理成本。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行政管理成本有点高,所以要压缩共公务员数量。如果蛋糕里给老百姓的多,大家幸福指数就比较高,如果养的官员多了,大家幸福指数就比较低,这些细节是需要关注的。
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主要靠第三次分配,比如有钱人、有钱的企业等,通过捐助来做一个补充。在任何社会里,第三次分配都是一个补充,都是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基础上的一个小的分配,它不是一个大的分配,所以现在我觉得很多人把这个事情带偏了,完全倾向第三次分配会变成了强制捐钱,就是要富人把钱拿出来,把股份拿出来等等,这不是正常的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首先必须是自愿的,其次要形成一个捐赠机制。到目前为止,第三次分配本身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好的捐助机构,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讲这三次分配里边,在当下这个阶段,如果从政策层面来讲的话,过去我们叫效率优先,兼顾整体,那么现在是叫效率跟公平要同等重要,因为如果说你像过去一样,仍然是考虑效率,贫富差距收入过大的话,这个社会本身是没有发展动力的。穷人越来越多的一个方案对我们来讲不是我们的初衷,不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