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我更喜欢在有题材的基础上再用技术分析去把关,而不是先看技术分析再找题材。我认为,推动股价上涨是题材,而不是K线或者均线什么的。对于很多技术派的人来说,技术就是一切,价格包含一切信息,他们以为研究价格以及价格的载体K线就可以战胜股市。我觉得这不现实。就技术分析本身而言,它是事后解释,而题材具有事前预示的作用。更关键的是,技术走势是易变的、脆弱的,同样的技术走势,甲可能会接着涨,乙可能会马上跌。也就是说,技术分析本身太单薄。
从我的交易经验上来看,把题材与技术结合使用,比单使用技术分析胜算大多了。而且,有些时候题材和技术分析发生矛盾,可以让它们相互验证,可以等技术分析和题材吻合的时候再去行动,以此来提高准确性。技术分析在我的手里就变成了把关因素,而题材是我看重的行情发动机。也可以这样说,我所倚重的技术分析,已经不是纯技术分析,而是融合了行情理论和题材理论之后的技术分析。
举个例子。2013年9月,市场突然惜惜懂懂地冒出一点消息,民营企业可以力、银行,但那个时候消息不明朗,没有具体的政策,也没有哪个企业明确表态。这个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很多人还在袖手旁观,因为没有政策和文件呀,只是传闻而已,有人甚至说八字还没一撇呢。但对我而言,这种“传闻”就是最好的,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炒题材就炒这种状态。此时我认真地分析了民营银行这个概念,觉得这是个大题材。
大家想想,银行可是国家垄断呀,那可是油水很肥的行业,民生银行自己都说自己赚得很多都不好意思对外公布年报。虽然银行估值不高,那是因为国有企业不思进取,一旦这个诱人的业务被民营企业染指,民营银行灵活的机制加上银行的油水,那个估值就比国有银行高多了。而且很多民营企业本身是做实业的。可以把金融和实业嫁接,这比单纯的银行发展空间大多了。当时风凰网还煞有介事地办个专题,就是讲银行业务不会给民营企业带来多少利润,民营银行这个概念不要炒。这真是书呆子策划的专题,我们是分析题材又不是分析财务,唯品会几千万美元的利润就可以造就上百亿美元市位,谁告诉他炒股就是简单的财务估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