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股市场最终将走向合并,这是从管理层到投资者的基本共识。但是什么时候合并,以什么形式合并,这却是许多投资者深感困惑的。有相当大一部分境内投资者把A、B股市场的最终合并趋势当作是近期就能实现的目标,从而片面看待A、B股之间存在的市盈率与价格差,以至B股市场对内开放后,不顾一切地往B股市场挤,尤其是在经过3个月的暴涨后,在B股指数已经涨了近两倍、许多股票的价格已经翻了一两番的情况下,还无视风险,狂追滥赶,结果全部在高位套牢,至今还没有解套的机会。
显然,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与其说源于B股的投资价值,更不如说是对A、B股市场合并、价格并轨的预期。其实,虽然A、B股合并是最终趋势,但这绝不是一跳而就的,正如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指出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盲目乐观和盲目冲动都不利于投资者的自我保护和市场的健康发展。专家认为,A、B股并轨的进程其实最终决定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国家外管局负责人也表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上,我国将继续执行十分谨慎的方针,所以,任何对A、B股的并轨速度有过快的预期,都是不现实的。
许多人把A、B股合并看着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尤其是B股市场对内开放后,他们认为A、B股合并也就理所当然了。当时有一些证券界业内人士估计,管理层会规定半年或一年的期限,期限满后即一股B股换一股A股,在此期限内B股投资者自主做出决定,是继续持股还是抛股持币;无论是境内投资者还是境外投资者,届时所持股份都以人民币计价;鉴于人民币尚未达到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境外投资者的资金账户要予以特别监控,主要是监控其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只能以原持股数额为限,禁止其再额外无限量地追加资本。也就是说,A股市场只是对坚定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而坚持留下来的境外投资者部分开放,并非对外资全面放开。
许多人乐观地认为,A、B股如果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合并,那么将出现“多赢格局”:境外一般投资者由其自主决定是否换股;坚守阵地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会庆幸这一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通道;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有所简化,也摆脱了诸如境内外信息披露要求不一、财务规则不一、审计条例不一及A、B股股东股利分配目标不一等令人头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又重新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融资之路;券商也不必再为B股的席位、跑道以及外汇账户等奔忙了;监管部门也既用不着为发展和活跃B股市场的后续政策焦虑,又给放开市场后进入的投资者一个较为圆满的交待,可以集中精力推进A股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工作;外汇管理部门在这种单向的强制换股方式及存量资金监控管理制度下,也不必再担心外汇流失和“进口型”金融风险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