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创业投资高峰论坛上,围绕“潮起大湾区科创新机遇”的主题,来自创投机构、投资银行和创业企业的代表就“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起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道格资本合伙人祝海认为,科创板的推出让人民币基金为主的本土机构会有些小期盼,主要是退出的渠道更具确定性。“以前如果投一个科技企业,在特别早期可能会有预期去美国上市,而去美国上市成本、中介费用是很高的,也不是每一家都去得了。有时候如果碰到一家企业三年、五年到达一个成熟期,你可能就不投了。另外,道格资本是以人民币基金为主,如果一个企业真去了美国上市,后续退出会有很多审批障碍、麻烦。”他说,“现在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公司上市,我们也会有一些期待。”科创板的推出,对创投机构投资科创类企业,增加了一些退出的确定性或者更多的渠道。
磐霖资本管理合伙人薛孟军的观点是,科创板和注册制对整个行业的生态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科创板和注册制对做早期投资的机构从方法论和投资策略角度讲会产生的影响有限,因为科创板和注册制实质性发挥作用还是在退出环节。而对创投行业来说,本身也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每一个成功的创投机构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个独特的方法论,其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不会因为一个项目的退出方案就能改变,这套体系产生实质性或特别大的改变,还是比较慢的。
但是他强调,在具体的实际投资中,比如某类型项目的选择标准和项目评判时,可能一些权重的因素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两点可能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技术创新,有了科创板以后,会把技术创新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战略和关键技术突破非常明确。其次是投资阶段上的变化,因为科创板允许没有盈利的公司上市,这样在投资阶段上更多的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有可能会往前走一些,而且整个项目的退出会比以前的时间缩短。
盈科资本合伙人周晓晨表示,对于像盈科资本这样偏后期的创投机构说,科创板的推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以往可能目标项目都是属于比较符合现有IPO的项目,但是科创板的推出明显扩大了可以选择的项目源,所以相应的投资策略会有一定的转变。
“原来我们IPO项目可能选择有几千万利润的企业,这些是我们选择的目标,但是科创板推出之后,我们投资阶段会相应前移。对于一些确实具备比较强实力的硬科技企业,即使还没有到具备相当体量、一定盈利阶段的项目,我们也会逐渐纳入到投资视野。同时,对我们投资机构自身而言,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尚没有盈利企业的判断,也需要我们自身有一个更加持续的学习或者业务的加强。” 周晓晨指出,“从我们现在市面上接触的项目来说,包括传统IPO的Pre-IPO项目,从去年开始有很明显的感觉,即将要申报科创板项目的估值水平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华菁证券投行事业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朱权炼则认为,科创板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是估值和定价,没有利润的公司或者没有利润、没有收入的公司都能上市,这些公司到底怎么估值是非常难的问题。而且从发行科创板基金来看,准备发行的基金市场上有一百只左右,但是科创板打新的基金大概有上千亿,体现了供需的不平衡,刚开始科创板会存在供不应求、一票难求的状况,在估值上面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是也许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跌破发行价的公司也会大量出现。
力合创投总经理曾德云则希望注册制的推出能推动价值的回归。过去一年力合创投很好做是因为投了非常多早期的项目,不用等到科创板或者等到上市,在投资的后期就有PE来接盘,能及时退出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下一个早期的创新。另外,他也感觉到,目前的科创板企业存在吹估值的泡沫状况,所以呼吁将来一定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回归。
上海音智达董事长张力则强调,公司主要是专门为制造业的头部公司做工业大数据、数据分析,但是科创板的推出没有明显让企业的估值短时间内增加,因为就音智达所处的大数据公司来讲,想实现盈利非常难,而既要盈利,还要创新就是难上加难,所以公司刻意去保持一个特别产品的组合,有些产品是保证有先进性,另外就是探索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市场的领域,做一个数字主线、图分析的东西,在技术转型的时刻如果不在很早期的时候投入,多半永远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