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十年大事记
●输入内地人才
特区政府分别于2001年、2003年和2006年推出输人内地人才计划,条件逐步放宽,以提高香港竞争力。根据2006年推出的深化输人专才计划,申请人只要学历及专业能力符合标准,无需先有本地雇主聘请,即可携家眷来港半年至一年。
●抗击SARS
2003年3月,沙田威尔士亲王医院有数十名医护人员及病人感染SARS,随后感染波及病人家属。疫情又在淘大花园等社区爆发,先后夺取299名香港市民生命。香港各界奋力抗击,终于控制住疫情蔓延。
●CEPA签署,
CEPA I于2004年元且实施。此后至今,陆续签订三个补充协议。同时,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CEPA 和“泛珠”合作,使香港得益于内地市场,带动香港经济全面增长。
●政府出售资产
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衰退,政府财赤庞大。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特区政府通过出售、上市或私有化的形式来变卖政府资产,包括2000年地铁上市、2004 年五隧一桥证券化、2005年领汇上市等。
●港股结构改变
回归以来,香港日益成为内地企业海外融资的首选地。目前,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总市值占据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已近一半。
●特首更替
2005年3月10日,首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以健康理由向中央政府请辞,3月12日获国务院批准。前政务司司长曾荫权通过补选接任。
●政改方案流产
2005年,特区政府提出政改方案,希望就特首选举程序和立法会选举程序作出改革,方案获得多数市民和中央政府支持。但在“2/3多数通过”的门槛之下,于当年12月在立法会被反对派议员否决。
●曾荫权连任
2007年3月25日,曾荫权在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中高票胜出,连任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