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不断的“利润情结”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多少早已被习惯地用那个被称为“利润”的东西来体现。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体现,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大潮中,利润似乎主宰着公司的沉浮乃至“生杀大权”。正因为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利润计量和披露也成为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因此才有众多的上市公司围绕“会计利润”上演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和悲剧。
毫无疑问,如何全面、公允地报告和披露企业真实的业绩和获利能力,以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秩序和健康发展,一直是会计界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传统的会计实务,企业经营绩效或经营成果是通过盈亏来表示的,这就注定利润表已经是而且仍旧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基本的财务报表。实证资料表明,利润指标尽管备受质疑,但依然是最受投资者关注而旦应用最广泛的绩效评价标准,由此衍生的各项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正人气十足地充斥于各大公司的研究报告、全国财经新闻和证券报道之中。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高频习惯用语,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二是这方面的信息充斥于市场,资料容易取得,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羽翼丰满的指标网络体系。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销售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销售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