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投资人的命脉,不论你的分析技术有多高明,你必须有及时、客观、有用的信息才能在投资市场上获得成功。效率市场假设每位市场投资人有平等的取得信息的管道,有能力准确筛选信息并正确解读信息。但是如果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某些投资人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信息,或是说信息不准确,那么效率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毫无疑问,大部分呈现在投资人面前的信息都是鼓严重篡改的,因此对股价会起相当大的扭曲作用。因为大部分投资人据以买卖的信息都含有这样那样的主观诠释,从而使投资人错误地解读了信息。这里我们提出三个假定来进一步说明我们的观点。
信息并非随手可得。由于成本原因,多数投资人是无法取得充分信息的。即使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数以百万计的投资人虽e能够通过网络取得以往被控制、被过滤的信息,但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投资人无法定期拜访上市公司,无法与同业工会、供应商、经销商交谈,更達论参与企业管理。就是一年一两次的股东大会,大部分小股民都是无缘参加的。
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投资人往往主观地解读信息。先前埃克森石油股票的例子就说明,每个投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财务需求、目标、限制、新闻管道和对事件的理解来进行股票买卖的。例如,对般的投资人来说,通常一只上涨到25元的股票会比下跌到25元的股票更直得买进。
投资人的信息通常来自意图左右信息的人。在树立投资观念和作出投资决策上,我们绝对不能低估媒体和新闻事件所起的作用。所有金融业释放出来的消息,以及过滤过的信息,都有可能使股价变得无效率。例如,治理结构不良的上市公司常用扭曲信息的方法来迷感投资人,他们公布预估获利、散布购并重组消息等来达到他们拉高出货的目的。
媒体为了争取订户,也常指使记者捏造新闻,例如,明明股价大涨已经结束,他们还大幅报道所谓的热门股,或大量撰写如“ 现在可以买进的十大股票”等文章。大多数投资人通常都是通过媒体来获得二手的市场信息的,因此他们很容易轻易接受和相信媒体的观点和偏见。即使是文章中使用的语气,有时也能严重扭曲信息。误导性的标题或煽动性的语言,都可能破坏股票正常的供需关系。
习惯根据信息买卖股票的投资人特别容易受信息解读偏见的左右。我最喜欢在公司员工中举这样一个例子。那是在1997年1月22日,当时各大媒体都试图解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的讲话。第二天的新闻报道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上涨,也可能持平;经济可能稳定增长,也可能有过热的危险。请看下列五则报道格林斯潘讲话的新闻标题:
《华尔街日报》报道:“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预见薪水上扬。”文章中提到,格林斯潘暗示他会调高利率。
路透社说:“格林斯潘对经济感到乐观,并发出薪水警告。”根据这篇报道,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感到满意,而且“并未暗示"联邦储备委员会准备调高利率。
《纽约时报》说:“格林斯潘对经济发展感到满意,但对薪水的增加发出了警告。”“格林斯潘的讲话将刺激市场。”
美联杜说:“格林斯潘发出通货膨张预警,"
CNN财经新闻网说:“联邦储备委员会虽然满意,但也很为难。”
如果你无法在有线电视上收看到当天格林斯潘未被他人诠释过的讲话全文时,相信你对他的讲话精神的理解只能根据当天你所看到的新闻报道来加以解读。如果那天早上你拿起报纸来看到头条新闻中写着“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暗示要调升利率”的话,你可能就会在开市当天卖出手中持有的对利率反应敏感的股票。但是如果报纸在报道同一则新闻时使用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当前利率感到满意”的话时,你可能会如释重负,这一天你在股市上可能什么都不做,因为新闻是中性的甚至是略带偏利好的消息。
当1997年1月22日的新闻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至少已被过滤了四次以上。首先,记者会解读格林斯潘的讲话,并把他的讲话根据自已的理解浓缩成易于读者阅读的几个要点,重点。其次,记者还必须根据老格讲话后与参议院的议员们交换意见时所谈的看法。如果没有议员就利率问题质询他,记者可能会认为这个议题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从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再次,记者可能会征询专家意见,由于截稿时间的压力,他可能已没有时间继续采访和听取各路专家的不同意见了。最后,文稿在编辑会议上还会被过滤一次,新闻编辑和文字编辑会根据他们对格林斯潘讲话的重要性理解重新编排文稿,他们通常会文牍式地从文稿中挑出新闻标题(通常6个字以内)来总结格林斯潘的讲话内容。
这样一座信息加工厂产出的信息产品,很可能严重扭曲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导致投资者作出非理性的决策。所以,不相信价值投资理论的人,只有相信效率市场的理论,认为本益比50倍的股价还是公平市值,而且市场是不会被打败的。而对价值型投资人来说,只要他们还是无足轻重的少数人群,那么从上述这种错误逻辑中获利的机会还会有很多。你最大的获利来源,就是摒弃传统的投资观念,小心检验你的信息,等待投资人错估公司价格。引用格雷厄姆的话说:“市场通常会错得非常离谱,有些时候谨慎勇敢的投资人反倒能善加利用这种独具特色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