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老兵在进攻时,喜欢用被敌人飞机轰炸过的弹坑作掩体,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炸弹重新击中同一目标的可能性很小。在战争中躲避风险的“弹坑理论”同样适用于证券投资。有些股票遭受到利空消息的密集轰炸之后,股价形成明显的“弹坑”,在价格严重超跌的情况下,再度深幅下跌的空间己经不大了。这与军事理论中的“弹坑理论”颇有相近之处。
“弹坑理论”认为,由于“两个炮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弹坑”,所以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己经被轰炸过的地方。投资者可以运用“弹坑理论”,来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
用弹坑理论炒股,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基本面良好的个股,其股价的下跌只是受一些不确定的传闻困扰。而且最好是基金和QFII等大型主力资金的重仓股,因为目前基金等大资金持仓市值占到整个市场流通市值的大部分,其中基金已是市场第一大主力,由于船大难调头,在出现突发利空时不能抛出手中个股,在抛盘压力减轻以后会奋力拉升市值。另外,在技术面上,所选股票最好是技术指标超跌,形态上形成弹坑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成本才能远低于主力成本,操作起来也才能从容不迫。
除了由于利空消息和系统性风险导致的“弹坑”以外,还有一种是主力资金的刻意打压下形成的“弹坑”,这是一种参与价值更大的形态。
在多数情况下,股票都会在某一多空相对平衡的价格区间内徘徊,并且随着股市整体趋势的演变而相应地提高或降低其多空平衡区。当主流增量资金对个股施加作用时,股价就会偏离多空平衡区,从而产生质变。通常情况是当主力资金己经完成建仓,就会推高股价,便于将来高位派发出货;而当主力资金还没有充分建仓时,一般会采用打压震仓的方法,便于逢低进货。
当一只个股己经到了跌无可跌的境地时,却仍然遭到肆意打压,这时做空的动力来自何方?空方的动机何在?实在值得投资者反思。有时主力资金的刻意打压行为往往能从反面揭示个股的投资价值,从而给投资者提供最佳的建仓时机。
主力资金的刻意打压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移动成本分布研判
主要是通过对移动筹码的平均成本分布和三角形分布进行分析,如果发现个股的获利盘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短时间内获利盘接近0时,而股价仍然遭到空方的肆意打压,则可以断定这属于主力资金的刻意打压。
二、均线系统与乖离率的研判
股价偏离均线系统过远,乖离率的负值过大时,往往会向0值回归,如果这时有资金仍不顾一切地继续打压时,则可以视为刻意打压行为。
三、成交量的研利
当股价下跌到一定阶段时,投资者由于亏损幅度过大,会逐渐停止交易,成交量会逐渐地趋于缩小,直至出现地量水平。这时候如果有巨量砸盘,或者有大手笔的委卖盘压在上方,但股价却并没有受多大影响,则说明这是主力资金在打压。
四、走势独立性的研利
如果大盘处于较为平稳阶段或者跌幅有限的正常调整阶段,股价却异乎寻常地破位大幅下跌,又没有任何引发下跌的实质性原因,则说明主力资金正在有所图谋地刻意打压。
对于这类因为主力资金刻意打压下形成的“弹坑”,投资者要把握其中的短线机会,及时果断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