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结束,但2018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却并不乐观,例如A股、港股等新兴市场股市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出现了大幅波动的走势,股票市值的缩水力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在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2018年的IPO成绩单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其中,作为今年积极推进新上市制度改革的港股市场,却因上市门槛的拓宽、上市条件的有所宽松,进而助推了全年港股市场的IPO募资规模。时至目前,虽然港股市场仍未完成2018年的交易时间,但今年港股IPO登顶全球IPO之首,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
至于以往长期登顶全球IPO之首的A股市场,今年的IPO核发数量以及募资数量,却逊色于港股市场,同时按照当前的IPO进度,实际上也明显逊色于去年同期的IPO募资水平。
实际上,对于IPO资源的争夺,不仅仅反映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而且还会或多或少反映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之中。回顾今年的情况,在港股市场放开争议多年的“同股不同权”之后,A股市场也加快对“同股不同权”的探索与试点。就在近期,不仅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纳入至港股通的渠道,而且对于近期市场关注度很高的科创板也可能获得放松的预期,但目前仍仅仅停留在市场层面上的猜想。
不过,对于2018年,港股市场的IPO成绩单会优胜于A股市场,而随着新上市制度的积极推动,估计港股市场的IPO募资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至于A股市场,虽然今年IPO成绩单略显逊色,但明年可能推出落地的科创板,可能被赋予更大的期待。其中,对于科创板的交易制度创新方面,可能会有所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2018年A股市场的IPO成绩单不算过于乐观,但从一定程度上还是考虑到股市环境的不佳表现,并由此导致IPO总体募资规模的有所降低。然而,即使如此,但从巨头企业的核发力度来看,却显得并不逊色。其中,包括中国人保、工业富联以及部分银行股IPO等,都会对市场形成较大募资压力,对股市存量流动性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2018年成功上市的企业有所降低,但从平均交易规模来看,却有所提升,期间还是成功上市了多家巨头企业。
事实上,自2016年11月以来,A股市场就延续了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从整体上来看,市场似乎也逐渐习惯了这一IPO发行常态化的现象。或许,考虑到IPO新规模式以及市值配售的影响,IPO常态化对市场的资金分流现象尚且处于相对可控的状态,但这些年来,股票市场依旧离不开融资功能定位的需求,而IPO发行常态化下的后遗症也开始逐渐展现。
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限售股堰塞湖问题的有所加剧。
确实,经过了前期批量IPO发行之后,如今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IPO堰塞湖泄洪的问题,而是限售股堰塞湖持续加剧的压力。针对前者,主要在于当前A股市场的排队企业数量已经骤然降低,料再经过一至两年的时间,IPO随报随上的发行模式可能会逐渐成为现实。至于后者,则是在于大股东及董监高本身的持股成本很低,而随着企业的成功上市,陆陆续续的限售股解禁期也随之而来。对于不少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看来,在新股高溢价、持股成本很低的背景下,减持套现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此外,还存在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减持股份盘活资本,试图缓解一时的经营危机乃至股权质押危机等问题。不过,面对近年来批量发行上市的上市企业,正面临批量的限售股解禁潮,即使市场身处低位,但股市存量流动性乃至部分新增流动性也似乎很难抵御接连不断的减持压力。
从助力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股票市场的功能还是比较明显的,借此可以有效打开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乃至提升融资的效率等。但是,要更好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效果,则需要建立在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基础之上。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才有望最大限度提升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
IPO成绩单,只是反映出股票市场发展与融资的一个体现,但并未真实反映出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成果。由此可见,在市场过多关注IPO成绩单的同时,仍需要关注到投资者的投资成绩单,这两份成绩单分别代表着股市融资与投资功能的发挥表现。只有均衡发展、互相重视,才能够更好提升股市的投资吸引力,实现股市投融资功能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