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股市真功夫
如何判定股市真功夫?这个似乎很简单。赚钱是硬道理!
但假如今天买人的股票涨停,第二天直接低开甚至跌停,这算是成功还你是失败?
或者买入后确实连续上涨,但高点没卖又跌下来不盈利,这一次操作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又或者某一段时间确实盈利不少,但不久又把原来的盈利归还给市场甚至亏损,他算不算有真功大?
或者使用的方法确实有胜率,但似乎有时使用同样方法又错了。比如有人特别注重量,认为主力只有吃了货才能拉升,所以都是找有量的股票介入,甚至派生出第一个 涨停不买、第二个涨停放量才介入的“绝技”,这猛一听似乎挺有道理,而且还真有几次这样的成功案例。但不用跟踪,随机挑几龙 个案例,就能看出有很多恰恰是“一板缩量涨停安全,二板放量介入冲高回落”的失败案例。那么,这算是真功夫吗?
金融市场的宏观随机波动性使得任何人在任何点位介入都有赚的时候。任何方法只要存在一定的逻辑合理性,总有蒙对的时候,那么,能说这是真功夫吗?
1.判断一个人真实投资水平的误区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投资高手极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多数投资者无法正确认识投资这一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正确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投资水平不容易!以下列举几个比较普遍的误区:
(1)以一个较短时期的收益水平判断投资水平。在金融市场上,往往是多数人在赌博,少数人在投资。在较短时间周期内,赌博的比投资的不仅赚得快,而且赚得多。这种情况很类似赌场的情形:总有一些人运气好,发大财。
(2)只看收益率,不看收益来源背后所承担的风险水平。不少人简单地拿收益率来判断投资水平。同样的收益率,由于其所承担的风险不同,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例如,一个人不加杠杆赚了50%,另一个人加了一倍杠杆也赚了50%,两个人承担的风险显然不一样,如果认为两个人的投资业绩一样,显然不科学。比较科学的方式是衡量两个人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3)认为预测水平高是投资水平高的体现。许多人把预测水平与投资水平划等号,谁能准确预测行情,就相信谁。
事实上,中短期的市场行情是无法预测的。对长期的市场行情,虽然也无法准确预测,但可以有一个非常高的概率判断,只是这种判断对中短期操作没有多大意义。
金融市场之所以无法预测,最主要的是因为金融市场不是大自然,其规律并不像自然规律那样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市场及市场中的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都会受到无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人的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可以准确预测市场行情,那么没多长时间,全世界的钱就都是他的了,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从反证这个角度也可以轻易得出“市场不可长期预测准确”这一结论。
2.股市貞功夫的内涵
有点股龄的股民可能会有这种体会:一段时间被某“大神”极其精准的研判折服,或拜人门下,或把账户交给其打理,或跟着操作,但只要跟踪一段时间,基本以失望告终,发现根本没有想象的那样神奇。
除了蓄意诈骗者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于金融市场的极端随机性。这个随机性意味着两点:(1)任何方法都有蒙对的时候;(2)任何方法都有用错地方的时候。
而笔者以为,任何流派或方法放在一个长周期下,最后的复合收益率基本是一样的,而这个长周期F的复合收益率,巴菲特、索罗斯已经以其天才级天分和独特资源告诉了我们答案:年复合收益率很难超过30%!
这个结论可能让人沮丧且不服:不要说别人,就是自己,似乎也有过一年数倍甚至一月翻倍的惊人战绩,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收益率呢?
请注意两个限定词:“长周期”和“年复合收益率”。
有些人确实也认真研究出了一两种方法,但很难确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禁用。而是基本不分地点和场合的无条件使用,依靠该方法成功的悟收益基本在最后被滥用时回撤掉。
而即使研究出某个高效盈利方法的适用条件,但一段时间 的高收益得益于小资金和短周期一只要 你玩的时间越长,资金量越大,最后的年复合会会收益率就越接近这个极限。
所以,“赚钱了”不一定就是硬道理,要看能否用同一套逻辑持续大概率地赚钱。下古之胜取于理,一时之胜取于力。笔者以为,只有搞清楚股市运行的内在规律,才是持续盈利的根本之道。艺高才能胆大,没有精纯技术体系保障的胆大是运气和“傻大胆”,盈利也不可能持续一个交易思路不
清晰、逻辑体系不统一的操作者,怎么可能稳定、持续地盈利呢?
有人说,炒股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没法搞得太明白。但艺术是科学的升龙 华和个性化,没有基本逻辑做基础的艺术是涂鸦。
而在如何学习真功夫方面,一些人又进入另一个怪圈,认为有真功夫的人不会出书或者办培训,比如现有资金近40亿美元的美国交易员保罗●都保 铎.琼斯出过书吗?
但他们中:些人的行为又自相矛盾一既然认为还没隐居的都不可能是高手,又到处加群干什么呢?不如躲在家自修自悟。
当然,他们骨子里也许是在幻想靠一些小恩小惠使自已成为那个被高人看中的有缘人,免费得到真传,但要是高人连这点小把戏都看不明白,你不担心他的智商吗?这智商琢磨出来的东西还有学习的价值吗?
产生以上怪圈的根源是把问题绝对化了,认为股市只有两类人:混沌未化的“菜鸟”,顿悟得道.不食人问烟火的“高人”。
禅学既有“明镜非台”慧能式的顿悟,也有神秀“时时勤掠拭”的渐悟,而按照佛学观点,慧能的顿悟是因为前几世不断渐修积累而在这一世的开悟,并不是不修不炼就能天成的。
同理,股市学习过程也一样,水平是分等级的,有的人悟的多一些,有的人悟的少一些。在悟道过程中,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学术思想水到渠成地做个总结,这些总结客观上为后学者提供了研究思路,减少了探索者的弯路一如《六祖坛经就是六祖慧能开启学者智慧过程的一些案例,但最后的顿悟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易体系一这些培训.交流都是帮助你的过河之船,只有自己用经验领悟和历练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成功的方法最后一定是独特的、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就笔者看来,任何天才在金融市场上都不过是盲人摸象,哪有真正顿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写出书的人,基本是有自己交易体系和思路的,比绝大多数散户强得多。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书是为了打品牌、拉客户、带群、代客理财,这类一看就明白,不需要教你怎么鉴别。
什么才算是股市真功夫?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1)主观上,教授者教的就是自己在使用并真心认可的方法。如果连自;己都不认可,显然是蓄意诈骗。
(2)客观上,该方法历史验证具有较人成功率,且战绩或理论体系高于市场现有平均水平。
3.练就股市真功夫的思维体系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体系建立探索的理论呢?以下扼要阐述几个原则:
(1)不能用一个随机事件的结果去预测另-个随机事件的结果。
对一个有50%概率的问题,就算凭空猜测,也会有连续猜对的时候。不能用事后的资料来说明当初应该怎么做,关键是看“当初”我们掌握了什么资料,有没有理由作出正确的选择。关键在当初能做些什么,能否提供这样的理由,而不是对它事后的观察。
也不能心里先定了某个趋势再去找证据一股市有足够的理论事后解释所有现象。
比如,有人曾在2016年3月23日买入西部证券,认为放量涨停是启动一波新行情的标志。但出货时也是放量的,凭什么就说是启动新行情呢?
你经追究后对方说出了心里话:他心里先默认了要开启一波新行情,所以 为即使是缩量涨停,他也会找出缩量说明控盘良好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