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策略原则
1、选股原则:超级明星企业
第一步,选择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产业;第二步,在产业中选择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企业;第三步,在优势公司中优中选优,选择竞争优势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企业。
“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企业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一段时间内,我会选择某一个行业,对其中6-7家的企业进行仔细研究。我不会听从任何关于这个行业的陈词滥调,我努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找出答案。”
巴菲特投资选择竞争优势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企业,主要是判断它的“经济特许权(economic franchise)”:由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一家公司拥有经济特许权:⑴产品或服务确有需要或需求;⑵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其他类似的替代品;⑶不受价格上的管制。一家具有以上三个特点的公司,就具有对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进行主动提价的能力,从而能够赚取更高的资本报酬率。
巴菲特最喜欢做的,就是购买那些被贴上了“注定必然如此(The Inevitables)”的超级明星企业,在25年或30年后仍然能够保持其伟大地位的企业。当然,他会选择在这些明星企业因为某些问题处于较低的市价时购买。当然,首先是这种超级明星很难找,其次是很难等到他们有较低的市价,所以,巴菲特还会增加一些“可能性高的公司(Hihgly Probables)”,适当时机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
2、估值原则:现金为王
他首先要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自己准备买入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多少,然后跟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正是利用股市中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账面价值是一个会计概念,既由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所形成的财务投入的累积值。内在价值则是一个经济概念,是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账面价值告诉你的是过去的历史投入,内在价值告诉你的则是未来的预计收入。
巴菲特认为唯一正确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是1942年John Burr Williams提出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在评估企业“现金流量”存在着错误的计算方法,没有减去“年平均资本性支出”。巴菲特认为,评估企业“现金流量”在计算⑴报告收益,加上⑵非现金费用,还需要减去⑶企业为了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平均资本性支出,虽然它比较难以统计。这就是他说的,我宁愿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3、市场原则:理性投资
对市场的看法,巴菲特非常推崇格雷厄姆的看法,这位他的老师,也正是最擅长把握市场来赢利的人。格雷厄姆认为“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他还提出了非常有趣的“市场先生的故事”:
“市场先生……不幸的是,这个可怜的家伙有感情脆弱的毛病。有些时候,他心情愉快,而且只看见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因素。在这种心境下,他可能会报出非常高的买卖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盯上他的股份,抢劫他即将获得的利润。在另一些时候,他意气消沉,而且只看得见公司和整个世界前途渺茫。在这种时候,他会报出非常低的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将你的股份脱手给他。此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讨人喜欢的特点,就是他从不介意无人理睬他的报价。如果今天他的报价不能引起你的兴趣,明天他再来一个新的报价。但是否交易完全按照你的选择。在这些情况下,他越狂躁或者越抑郁,你就越有利。”
导师格雷厄姆是这样看待市场波动的:内在价值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两大类重要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即投机因素。价值因素与投机因素的交互作用使股票市场价格围绕股票内在价值不停波动,价值因素只能部分地影响市场价格。所以,市场价格经常偏离内在价值,股市短期内会经常波动,但长期会向内在价值回归。
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不是你的向导”,投资者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愚蠢”和“市场的愚蠢”:一是认识市场的愚蠢:尽可能避免市场的巨大的情绪性影响,减少和避免行为认知偏差,保持理性。二是认识自身的能力圈,避免在能力圈外进行愚蠢的投资决策。三是利用市场的愚蠢。要远比市场先生更加了解你的公司并能够正确评估公司价值,从而利用市场的短期无效性低价买入,利用市场长期内在价值回归来赚取巨大的利润。——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你的投资业绩将取决于你倾注于投资中的努力与智识,以及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票市场所展现的愚蠢程度。市场的表现越是愚蠢,善于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胜率就越大。
提醒:投资者经常出现的认知和行为错误如下,务必随时警醒!!
1是过度自信;2是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3是损失厌恶,不敢在需要面对失败时勇于放弃;4是后悔厌恶,后悔时,容易采取不理性的行为,造成更大后悔;5是处置效应,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长时间不愿卖出亏损的股票;6是心理账户,不珍惜自己的股票投资钱财;7是锚定,只看着眼前而忽视长期的价格变化;8是羊群行为,盲从大多数人的行为缺乏独立思考;9是代表性偏差,不明白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就是“坏股票”,坏工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可能是“好股票”;10是保守主义,在新事物面前接受速度过慢;11是自归因,容易将成功归于自己,将失败归于其他因素;12是显著性思维,把概率很小的事情高估他发生的可能性。
4、买价原则:安全边际
“……我们强调在我们的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在买入价格上强调安全边际原则,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大大降低因预测失误引起的投资风险;二是在预测基本正确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应用安全边际,必须要有足够耐心,耐心等待机会的来临,这种机会来自于公司出现暂时问题或市场暂时过度低迷导致优秀公司的股票被过度低估时。如果还没有等到这个机会,那可以将资金,暂时投资在其它安全回报的债券类金融产品上面。“安全边际”是对投资者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股票市场波动巨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发展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预防和保险。有趣的是,根据安全边际原则进行的投资,风险越低,投资收益就越高。
进攻型投资者,最关键的是要全神贯注于,那些正经历不太引人注意时期的大公司。巴菲特喜欢在一个好公司因受到怀疑、恐惧或误解干扰而使股价暂挫时进场投资。“巨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优秀的公司被不寻常的环境所困,这时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地低估。”
市场下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正是你应对股票感兴趣之时。在股使过度狂热中,只有极少的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而在股市过度低迷时,可以购买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如此之多,以致于投资者因为财力有限而不能充分利用这一良机。
5、组合原则:集中投资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是错误的,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看好它。”投资人真正需要具有的,是能够对所选择的企业正确评估的能力……显然,每一位投资者都会犯错误,但是通过将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少数几个易于理解的公司中,一个聪明的、有知识的、勤奋的投资者,就能够以有效实用的精确程度判断投资风险。
多元化投资,是对无知的一种保护。集中投资的另一个好处是,当你选择的股票具备非常好的盈利空间时,你的投资越集中风险就越小,回报就越高。就像巴菲特的伙伴查理.芒格说的:“当成功概率很高时下大赌注。”
特别推崇: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
在“选股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的演讲中,芒格教导学生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把这些不同方面的知识孤立起了,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用这样宽广的视角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真正的、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然后学会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资者就越聪明智慧。
芒格说“人们应该在即将发生的事情上下注,而不是在应该发生的事情上下注”。
6、持股原则:长期持有
许多投资人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盈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放。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却浇灌野草”。巴菲特在年报中,这样说。
“我们长期持有的行为表明了我们的观点:股票市场的作用是一个重新配置资源的中心,资金通过这个中心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流向耐心持有的长期投资者。”但巴菲特并不是将所有买入的股票都要长期持有,事实上他认为只有极少的股票值得长期持有。
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超级明星”,并长期持有,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谈到投资,无可回避地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世人眼中的“股神”、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1956年,巴菲特从100美元起家,通过投资成为拥有440亿美元财富的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40年来选的股票有22只,投资61亿美元,盈利318亿美元,平均每只股票的投资收益率高达5.2倍,创造了有史以来最惊人的选股神话。
更不可思议的是,巴菲特赖以创造超级财富和惊人业绩的投资策略非常简单。他认为,“在投资中,如果高等数学是必须的,我就得回去送报纸了,我从来没发现高等数学在投资中有什么作用。”他甚至告诉投资者们:“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么是β值、有效市场、现代投资( 19.10,-0.57,-2.90%)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理论一无所知。”
在巴菲特的家里和办公室里,都没有电脑,甚至连计算器一类的东西都没有。他认为这类东西没什么用,因为他所需要做的工作没有那么复杂。巴菲特有一个简单的投资理念:“欲成非凡之功,未必需做非凡之事。”
巴菲特称自己“从来没见过能够预测股市走势的人”,那么被称为当代最成功投资者的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
“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喜欢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巴菲特如此阐述他的基本投资策略。
“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我们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惟一机会。”
“如果我的公司投资机会范围非常有限,比如,仅限于那些在奥马哈这个小镇的私营公司,那么我会这样进行投资:首先,评估每一家公司业务的长期经济特征;其次,评估负责公司经营的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最后,以合情合理的价格买入其中几家最好的公司的股份。我当然不会想把资金平均分配投资到镇上每一家公司。因此,为什么对于更大范围的上市公司,就非得采取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且既然发现伟大的公司和杰出的经理是如此难寻,那为什么我们非得抛弃已经被证明了的成功的投资策略?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确实取得了成功,那么就不必再做新的尝试”。
“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大大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集中投资于优秀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实际上,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什么样的股票值得我们长期持有?
股票市场并非零和游戏,也不是只有从别人的口袋中掏钱才能盈利。战胜市场,战胜庄家,战胜基金,是热门投资书籍经常提到的字眼,而股票市场真正的敌人却很少有人提及。实际上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贪婪、恐惧,害怕困难,不能坚持原则,没有信心,没有耐心,没有勇气,没有目标和信念,这些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深度解剖并清晰地认清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成功投资者致胜的法宝就是战胜自我。
人性的弱点埋藏在灵魂的深处,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防范,同样的错误总会在投资决策中一犯再犯,而犯错的驱动力也永远不能消除。要战胜敌人,首先要认清敌人。清楚自己的弱点所在并克服它,你才会在投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贪婪与恐惧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占满了投资者的脑袋。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惧怕和贪婪使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跌宕起伏。当投资者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时,常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追涨杀跌是贪婪与恐惧形成的典型后果。
巴菲特有句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正是你应对股票感兴趣之时。”
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就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往往会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低迷时,是进行投资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显现出悲观情绪,媒体也是一片空头言论,大多数投资者因为羊群效应的心理,即使是最优质的股票被大幅低估,也不敢问津。市场高潮来临时,则正好相反。
在股票选择上也存在羊群心理,对那些市场热烈追捧的热门股票,即使是投机性很强价格已经很高,投资者依然不顾一切地买入。而被市场一时低估的真正优质股票,投资者因为冷门而没有买入的信心。巴菲特说:“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是投资者的普遍心理,急功近利也就往往成为通病。股票买入后一两个月没有涨就忐忑不安。看着别的股票不停地上涨,而自己的股票原地踏步,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即使亏损也马上换股。但刚抛出后它却又涨了,而买进的股票又陷入亏损。这样的错误一次次不断的重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他十分钟。”巴菲特这样告诫投资者。
一叶障目
缺乏战略性思维,只看到短期一时的得失,而忽略长期的利益或损失。只看到股票一部分的优势,而看不到潜在的重大危机。站在战略性的高度去思考,很多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战略性的思维,才能使我们大赢。对此,巴菲特总结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侥幸心理
许多投机性的股票连续大涨,投资者经受不住暴利的诱惑,总希望最后接棒的不是自己,而命运却常常捉弄他们,结果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碰运气是获胜的最大敌人。所以巴菲特称自己“宁愿得到一个可以确定会实现的好结果,也不愿意追求一个只是有可能会实现的伟大结果。”
过于自负
许多华尔街顶尖的专业投资人对价值投资不屑一顾,认为自己能把握市场的每一次机会。他们的确有渊博的知识,有极高的智商,有敏捷的思维,但却被大部分看起来保守木讷的价值投资者所击败。国内有一些价值投资者,自以为是,总希望能独辟蹊径,最后误入歧途,结果可想而知。
聪明反被聪明误,老老实实按照一定的理论实践,远比自己乱来好。
缺乏信心
自负和自信是相对的。不能过于自负,也不能没有自信。自信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简单易懂的企业,经过深度透彻的研究,我们应该有自己判断的信心。不必因为其他信息的干扰或者暂时的市场低估,就推翻自己的结论。
厌恶损失
心理学实验证明,损失所带来的痛苦远比同样强度的获利所得到的快乐强烈。因此投资者内心有一种尽力回避损失的潜意识。这种心理在投资活动中表现出来就是对损失的强烈厌恶,只要亏损一点点,心里就不能忍受,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杀跌行为。
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与投资者的个性相关,这种投资者面对机会的把握能力比较差。经常由于决策的迟缓而导致机会的丧失,或者是反复的追涨杀跌。
孤 独
人是群体性很强的动物。相对于占绝大多数的短线投资者,以及股票市场的投机炒作,价值投资者是孤独的。能否承受这种孤独,是能否坚持长线投资的关键。
耐得住寂寞的投资者,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巴菲特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