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合并财务报表知多少?学会了以后绝对工资翻倍,干货
虽说,普通公司很少接触到合并这种事项,但是,对于事务所来说却经常接触到。因为,合并的时候,需要法务、券商、事务所三方的参与,才能搞定一个公司合并事项。
2016年10月份的时候,就有一个不小的合并事项。
委托我们的委托方(以下都称"合并方")决定要收购自己的供应商(以下都称"被合并方")70% 的股份。原因是因为这家供应商质量过硬,但是,要面临被另一个竞争对手买去的风险,所以,合并方就先下手为强,提出了合并。
合并方最后在年初决定发行普通股1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场价格每股5元作为对价。
在合并过程中也发生一个费用,支付给券商,支付给法律,当然还有支付给我们的,可想而知,支付给券商的是最多的,一共费用500万左右,券商能得到70%吧。
被合并方在2017年年初的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金额为:股东权益总额为64000万元。
上述金额只是被合并方的账面金额,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市场的行情很好,被合并方有一项存货账面价值为20000万元,但是市场价格已经升到21000万元。
那么,这时候,就可以编制合并日的合并分录了: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0(5*10000)
贷:股本 10000(1*10000)
资本公积 40000
对于发生的券商费用,审计费等500万
借:资本公积 500万
贷:银行存款 500万
虽然实际支付了50000万元对价股票,但是,在被合并方的角度,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被合并方的公允价值=64000+(21000-20000)*(1-25%)=64750万元
在被合并方角度取得其70%应该支付的对价=64750*70%=45325万元
但是合并方支付了50000万元的股票对价,那么,
合并商誉=50000-45325=4675万元
财务数据背景:
2017年全年被合并方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
2017年的时候,被合并方还投资了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时成本1000万元,2017年年末的公允价值上涨成为了140万元。
截止2017年年底,当时增值的存货对外出售了80%。
针对财务数据出调整分录:
借:存货 1000(21000-20000)
贷:资本公积 1000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对于被合并方来说,存货的账面价值是20000万元,但是对合并方来说这个存货值21000万元,那么在合并报表中,存货应该体现的价值就是21000万元,因为账面和实际价值不一致,就需要用一个调整分录来调整存货的价值。
借:资本公积 250(1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企业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为21000万元,而税法认可的金额是20000万元,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差异,这个增值是虚的,并没有实实在在发生,所以这个差异就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营业成本 800(1000*80%)
贷:存货 800
这个分录非常简单,就是存货卖出80%,企业账面按照未增值的价格确认了80%的成本,对于合并报表中的成本来说,还应该多确认一块当时评增值的成本。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800*25%)
贷:所得税费用 200
为什么这么做?这个也很简单,因为当时合并报表中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当存货卖出去的时候,增值实实在在发生了,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就要转回。
调整后净利润的计算:
被合并方实现了净利润,但是在合并方看来,这个净利润并不是合并方想要的。那么,合并方想要的净利润是什么样的呢?合并方想要按照当时购买时候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的净利润。
被合并方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5000-(21000-20000)×80%×(1-25%)=4400(万元)
被投资方有了净利润,那么,合并方就要确认投资收益了。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80(4400*70%)
贷:投资收益 3080
被合并方共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那么,就要减少长期股权投资,
借:投资收益 1400(2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00
被合并方的其他权益变动400万元(1400-1000=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0 【400*(1-25%)*70%】
贷:其他综合收益 210
重头戏来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借:股本 10000万元
资本公积 50750(50000+1000-250)
其他综合收益 300[(1400-1000)*(1-25%)]
盈余公积 900(400+500)
未分配利润 5500(3600+4400-500-2000)
商誉 4675
贷:长期股权投资 51890(50000+3080-1400+210)
少数股东权益 20235[(10000+50750+300+900+55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