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量是-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根据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层次分为M0,MI,M2。其中,
Mo: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是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手中持有现金之和;
M1,即狭义货币=M0 +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即广义货币=M1 +准貨币(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各种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M2过高面MI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衰退风险。中央政府和央行据此判定经济状况,调整货币政策。
就货币发行量与股市的关系来说,一般认为,货币发行量与股市的涨跌正相关,即货币发行的多,股票市场上涨;货币发行的少,股票市场下跌。这就是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水少小河干”的道理。
但是,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
在中国,以美元为主要结算方式的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进出口业务来往中产生了巨量的外汇。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外汇管制制度,即原则上不允许民间持有大量外汇,也不允许大额外汇持有人自由进出国门;外管局规定,民间因旅游、求学等事由出国时,最多可以兑换5万美元外币。因此所有进出口企业业务中产生的外币被国家收回,以当时的汇率等额兑换成相应的人民币,拨付给这些企业。这导致了中国人民币数量的逐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发行量的巨幅增加。由于国内人民币发行的数量激增,直接推高了房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居民消费价格连年攀升。到2014年6月,中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为39932. 13亿美元44),这意味着有至少24万亿的人民币被陆续投放到国内市场。
在国内某些人批评美国、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其实中国的印钞机也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根据21世纪网的统计,2008-2012年全球五大印钞机的M2存量的变化如图6-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M2逐年上升,并在2012年跃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图6-10显示的是大印钞机新增M2的数值,图中依然显示中国连续5年的新增的M2都是最高的。
我们都知道,M2 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储蓄存款+政府债券)以及投资市场的活跃程度。
从图6-9和图6-10中就可以判断中国每年在国内的货币投放量是非常巨大的,又加上2009年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的4万亿刺激方案,以及2012年的第二次4万亿刺激,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国内的货币到了异常巨大的地步。
不过,因为中国在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发展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尽管中国国内有如此巨大的货币存量,但是政府并没有引导商业银行将贷款发放给不具有创新能力的过剩产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反而实行“定向调控”和“微刺激”的政策,将资金引导至节能环保、云计算、物联网、生物技术、电子商务、军工航天、信息安全等有关国家战略布局、民生福祉、未来技术等产业方向:同时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引导民间资参与国企改制,取消2000多项行政审批权力,激发市场的活力;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步骤也渐人佳境,对世界各国的高铁、核能、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也日见成效。
由于股票市场是经济的缩影,可以看到的是,由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策导向传递到股票市场,从而导致中国股市具有创新概念的创业板、中小企业板股票在二级市场有惊人的表现,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节能环保、云计算、物联网、生物技术、养老医疗、电子商务、军工航天、信息安全”等相关股票,如图6-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