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商业银行是所有人艳羡的对象,衣着光鲜,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薪资丰厚,福利待遇优异,这些词汇都是形容商业银行工作的标准词汇,在不少职业入职考试的培训班中,银行入职考试是可以和公务员招考相提并论的重点考试项目,获得一份国有银行的工作,往往比考上公务员还难,在不少地方能够进银行工作可谓是全家开心的一件事情,甚至一度银行被称之为金饭碗。
但是,和当年银行的红火相比当年的金饭碗似乎不是那么让人羡慕了,近年来随着银行净利润增长的持续下滑,去年包括五大行在内的几乎所有大型或全国型商业银行,净利润水平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往年利润增幅长期30%以上高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增幅全部跌入10%以内,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近利润13290亿元,同比增长2.83%,创下了历年新低。从而商业银行的员工薪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高管的收入降幅达到了30%-40%,普通员工也有20%左右的降幅,从而让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大降。
在员工收入下降的直接影响下,各大商业银行的员工流失率极高,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间,参与调查地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流出各类人才22.6万人,其中2013年6.98万人,2014年7.29万人,2015年8.38万人,人才流失现象逐渐严重。而调查问卷直接显示,薪酬待遇的不断下降成为了商业银行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逐渐萎缩,对私业务的压力过重,信用环境逐渐恶化,不良贷款比重快速上升,从而拖累银行业绩,让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但是问题远不仅是收入,其中深层次的问题更加严重。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褪色的金饭碗到底怎么了?
记得笔者读书的时候,给笔者上课的货币银行学教授就对笔者说:“银行表面上是一个金融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关系机构,没有深厚的人脉就别在银行混。”笔者当时还是不明所以,但是等笔者工作多年之后,再和选择银行从业的同学朋友交流,才发现老师说的是句至理名言。
曾经,由于国家金融体系极度落后,只要开一家银行就能够有着大量的人存款贷款,可谓是大门一开黄金万两。但是,随着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等等为核心的一整套银行体系。
大量的银行可谓是遍地开花,以往可能走很远都找不到的银行,现在甚至是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家,有人甚至开玩笑说,现在在路上找到一家银行,比找到厕所的概率大多了,因此,当银行的密度变得越来越大,竞争也就无可争议的变得激烈起来了。
一是底层员工负担重。商业银行可谓是所有公司里面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机构,它的市场化直接体现在负担上面,一般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首先就是下基层,所谓下基层就是把他们派到网点里面当柜员,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每天至少要应对一百个以上办业务的客户。但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对于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言,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揽存任务,如果没有一些丰厚的家底或者过硬的关系,怕是真的不好完成了。
除了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清算结算等银行传统业务之外,银行对于柜员的考核指标往往还有信用卡的办理张数,保险产品的推销,以及互联网各类派生性中间业务指标,让柜员是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混到了客户经理,结果是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卖理财、卖黄金等贵金属、卖保险等等指标都是小数,据笔者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统计,除了传统的存款的大指标外,基金、保险、理财、移动端APP推广户数、企业网银净增户数、日均1万以上个人客户净增户数、个人贷款不良率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指标基本上要把一个客户经理给榨干抹净。
二是中层领导压力巨大。底层员工不好干,中层领导工作更难,大部分商业银行给支行行长等中层领导的KPI(关键核心指标)的考核十分严苛,收入、利润、贷款、资产质量等等,五花八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并且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上升,与不良率相关的增减都要综合计算。还有很多与工作无关的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团建工作等等。
除了所谓的工作指标之外,往往还会有摸高指标,比如说普通的收入考核指标是五千万,但是摸高指标往往是八千万,而现实情况是实际收入只有三千万,面对着沉重的指标压力中层领导一样痛苦万分。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随着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所带来的收入影响,商业银行想要赚钱变得越来越难,再加上不少商业银行都是通过对公业务的发展来壮大自身,而现在大量的企业不景气,导致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更加加重了银行员工的负担。
笔者认为,从2015年开始,银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就显示的十分明显,对公业务收入的不断下降,让银行原本赚钱的领域不断萎缩,利润降低,而商业银行又没有及时地将业务转移到中间业务上来,结果导致了考核指标的五花八门,员工压力的与日俱增。
在银行自身恶性竞争加剧,业务陷入红海的大环境下,另一个跨界的竞争已经出现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入了抢夺银行饭碗的行列中来,阿里推出的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通过远高于银行活期的收益率将银行的存款客户大量抢走,以蚂蚁借呗、微粒贷为代表的互联网信贷又开始争夺起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而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工具抢走了银行的支付业务,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为代表的互联网信用产品又抢走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
一年时间,网商银行突围、芝麻信用告捷,艰苦磨砺终不负!2016年12月20日,马云宣布了农村金融的“谷雨”计划,正式全面启动农村金融战略并宣布:未来3年将联合100家龙头企业,为1000个县提供金融服务,撬动一万亿信贷!
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几乎所有业务条线都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马云说:如果银行不去改变,那我们就去改变银行。话音还未远去,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已经做到了,然而商业银行并无还手之力。
在面对着互联网金融机构跨界打击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自革命,大量的银行手机APP正在逐步取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地位,在某些手机银行发展较好的地区,100笔交易中甚至有99笔都是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移动端完成的,这样占据银行人数最大头的柜员将会首当其冲。未来可以预计,越来越多的银行网点将会把改换成为全自助网点,柜员的人数将会被大量裁撤。
目前,蚂蚁金服已先后在河北清河、湖南平江、内蒙古等地启动了旺农贷,精准扶贫、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实践。旺农贷主要是为农村和小微经营者提供无抵押、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旬,蚂蚁金服在支付、保险、信贷方面服务涉农用户数分别达1.5亿、1.3亿、3300万。
如此看来,马云在人们心中民族企业家的形象是有道理的,先不管产品的发展前途怎样,单就产品开发的出发点来看,马云就值得被人尊重。
任何国家市场发展都有平台期,更何况是在中国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更不应该逃!资金撤离固然获利更快,但是研发出更适合国家目前发展现状的产品,才是固本的策略。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定好位,站好队是一件重要的事,一个民族企业家远比一个资本家的意义要深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