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小米,长长的招股说明书解释不了所有的疑问。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这就又让人迷糊了,说小米是手机公司,大家都好理解。从业务构成看,七成营收是手机,那么小米首先是一家手机公司。
小米除了手机之外的产品IoT与生活消费品销售额已经达到225亿。这一体量小米又是一家值得尊重的生活消费品公司。
小米自身定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那么小米杀手级的互联网应用是什么?能给小米带来多少营收和利润?
不过,小米的基石还是手机,否认不了重资产这一特质。其实小米的模式完全对标就是苹果模式,但苹果产品定价在天上,小米定价在地下。
混合了这些特质的小米到底值多少钱?说不清楚。乐观预期是700亿-1200亿美元。
中国版苹果 5%利润承诺是与非
数来数去,跟小米模式最像还是苹果公司。两家都是智能硬件作为基石,构建生态圈,卖产品卖服务。
只不过,苹果走高端路线,摘取用户群中高端人群这一段。小米一直走极致性价比路线,尽可能低的门槛让所有人都可以变成小米用户。
在IPO前夕,雷军公开出来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超出的话就把钱返还给用户。
据悉,原本雷军想说的硬件净利润率不超过3%,但小米的投资者知道后有点不同意见,认为3%的净利润承诺风险太大,万一汇率波动一下可能会导致亏损。于是,最终雷军把这一数字从3%改成5%。
在小米上市前这样公开来说,其实在资本市场很忌讳的,管理层沉默是最好的,给外界有自己解读的空间。
但雷军之所以这样来说,无非是强调小米的文化和价值观。整个业界都把高光打向小米,这时候出来讲情怀是最容易被听进去的。
应该说雷军5%的承诺还是拉了一波大众好感,估计很多人以后被圈粉变成小米用户。
但是对小米的股东来说或者是等待小米上市后购买小米股份的机构来说,5%的承诺则大大打压了小米的估值空间。
机构原本期待的概念小米是“中国版苹果”,通过商业模式不断进化以及管理的精进,小米的低毛利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得,这样的想法被堵死了。
小米到底值多少钱?乐观估值从700亿美元-1200美元。但如果对标互联网或手机企业估值,则小米的估值要被大大压缩。
小米在港股上市,如果按照互联网公司估值,以腾讯43倍PE为例,小米估值350亿美元;若以苹果的20倍估值,则小米估值只有170亿美元。
很显然,以两种估值都不是小米想要的。不过,小米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与成熟大公司相比,小米的成长空间可能更大。
雷军和董明珠对赌透明化
其实,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是两家企业代表不同的商业模式。
其实两位大佬都是牛人,谁都不服气谁也很正常。但之前小米未上市,打嘴仗没有证据支持,但现在双方都是上市公司,数据收入非常透明。吃瓜群众可以围观当裁判了。
2013年12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年度人物奖项获得者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董明珠在现场霸气回应:
“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董明珠今年3月份被问及与小米赌局时回应称:“他的数字没办法来确认,他不是上市公司,他怎么说也看不到。他如果上市了,或许愿意兑现。上市后不是看市值,是看你的销售,笑死了”。
2019年初小米和格力都发布2018年财年业绩时就会一目了然。
先看一下两家公司过去三年的业绩:
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亿、684亿和1146亿
格力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970亿、1080亿和1480亿
小米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3.0亿元、19.0亿和53.6亿
格力2015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是125亿、154亿和224亿
其实赌局一开始舆论还是占小米偏多,毕竟当年的小米是当红炸子鸡,互联网模式营收飞快增长。但互联网模式也不是万能的,2016年小米出现了低谷,销量几乎没有增长。不过,2017年两家公司都重新高速增长。
不过,从净利润看来,小米被格力远远甩在后面。
小米上市有望推进手机企业上市?
中国手机企业在上市问题上一直都非常保守。主流的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都没有上市。
曾就这个问题跟某手机企业高层聊过。大概的意思是公司又不缺钱,上市后还有各种风险和挑战,不上市做做挺好。
不过,小米从创业开始就是奔着上市的,但雷军在对待小米上市这个问题上曾经摇摆过。2016年小米业绩陷入低谷,雷军曾说小米15年内不上市。
但自从港交所修改了规定,允许同股不同权,小米火速提交上市申请,这也说明了小米的投资方以及小米管理层还是上市融资的心情还是非常急迫的。
从小米公布的募资用途看,小米计划使用IPO募集资金30%用于产品研发、30%用于全球扩张。
小米招数书显示:2016年研发投入只有26亿元,2017年大幅增加了49.8%也只有32亿元。这研发投入用华为来比就简单九牛一毛,应该也低于OV两家。
要想长跑中胜出,小米上市后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以下节选招商证券报告对小米模式和各业务的拆解
小米的商业模式如何?
A:从本质上看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其中,互联网服务是铁人三项之一。目前来看近三年平均非硬件毛利占比已经过半,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这点可以从小米手机和生态链产品的定价逻辑看出来,相对于市场上同配置的手机和生态链产品,小米的性价比最高,紧贴硬件成本定价,同时小米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并持续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图:小米“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特别要指出的是,小米互联网服务最大的优势是相对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小米的获客成本很低。从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小米拥有庞大且高度活跃的全球用户,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用户约1.9亿,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4.5小时/天,拥有5个以上小米互联产品的“米粉”数超过140万。
附:获客成本—相比互联网公司,小米的核心优势在于获客成本。获取客户成本为任何互联网服务模式重要的成本组成部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智能手机公司可凭借销售设备获得客户并赚取利润,而其他互联网模式获得客户则需要产生费用。而小米则透过硬件销售赚取利润并获得客户,几乎没有获客成本。
小米的智能手机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通过提供5个价格区间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小米智能手机一直有着极大销量,2017年同比增长65%至9.14亿台。得益于小米现有产品(包括新型号)销量增加且产品类别扩充,2017年智能手机分部收入同比增长65%至805.64亿元。
小米的平均每用户互联网收入不断增长,2015-2017年分别为28.9元、48.5元、57.9元。
小米硬件的收入、毛利占比如何?为何小米更愿意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
A:“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雷军
我们先从小米的业务拆分来看,小米的业务主要为四类: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和其他。
收入端:硬件收入占比降低,非硬件收入占比提升。
从硬件和非硬件维度:硬件产品收入(包括智能手机+IoT生活消费产品)总体降低,从2015年的93.4%降低至2017年的90.7%;非硬件产品则从6.6%增加到9.3%。
从业务拆分角度:智能手机占收入比例逐年降低,从2015年的80.4%降低至2017年的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则逐年提升,从2015年的13%提升至2017年的20.5%;互联网服务有所提高,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17年的8.6%。
什么驱动了小米业绩的增长?
A:过去三年小米经营利润为13.73亿、37.85亿和122.15亿元,2016年经营利润增长率为175.7%,2017年经营利润增长率更高达222.7%。一方面得益于硬件的毛利率明显提升和销量大涨;另一方面,互联网业务也贡献了大量的利润来源。
具体来看:小米的毛利及毛利率逐年上升,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硬件(智能手机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的快速提升,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从2015年的-0.3%提升至2017年的8.8%;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则从2015年的0.4%提升至2017年的8.3%。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现状,小米如何实现逆势增长?市占率如何?
A:全球智能手机竞争状况不断扩大且竞争依旧激烈。智能手机设备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5%:根据IDC统计,智能手机设备总数量由2015年的28.71亿部增至2017年的36.66亿部,复合年增长率为13.0%。预期于2022年将达到47.98亿部,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
智能手机销售额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仅为4.6%:随着新兴市场的拓展及扩大(新兴市场指澳洲、加拿大、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及西欧以外的市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不断攀升。4G/LTE的推出以及无线技术(包括5G)的进步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根据IDC统计,2015年至2017年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由4,258亿美元增加至4,5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预期于2022年将达到5,7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6%。
小米目前排名全球第四,市占率为8.4%,在印度市场表现优异:根据IDC最新披露的数据,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看,小米目前超过了oppo跃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三星、苹果和华为,2018Q1市占率达到了8.4%,超过了oppo7.1%的市占率,而2017年的情况是oppo市占率为7.5%,小米仅为4.3%。小米的强劲增长无疑受益于海外的增长,尤其是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小米的低端系列红米5A在印度的出货量几乎占了40%。
小米在17Q4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26.8%,超过三星。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96.3%。从过去三年的数据看,新兴市场的出货量增长最快,价格合理且具有高性能及良好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将推动出货量增加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根据IDC报告看,价格介乎200美元至500美元的智能手机是推动出货量的主要动力。小米在印度市场发力的策略也迎合了过去几年智能手机全球市场的主要出货增长点。
如何看待公司的IOT设备业务?
过去几年全球消费级IoT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消费级 IoT市场指IoT设备销售及提供面向消费者的IoT驱动服务。与消费相关的IoT应用涵盖范围广,包括信息及娱乐、保健、智能家居、家居保安及安全等。根据艾瑞咨询,全球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由2015年的 3,063 亿美元增加至 2017 年的 4,85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6.0%。预计于2022年将达 15,502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6.1%。中国大陆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由2015年的715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1,1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9%。预计于2022年将达3,1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3%。
由于传感器及设备处理器的技术的日益改善,互联网连接成为各种消费产品的标准功能,预计全球消费级IoT市场将持续倍增。通过连接多数产品,供货商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消费级IoT使用率将进一步增加。5G基础设施的推出亦将支持数十亿设备的连接,该等设备连接要求低延迟率及高数据密度。此外,持续投资软件技术、云基础设施及人工智能将加强IoT服务于应用、分析、数据共享及存储方面的功能。
现代消费者周边已连接IoT设备数量迅速增加,大数据有望助推新产品爆发。根据艾瑞咨询,消费级IoT终端的数量由2015年的30亿个增至2017年的49亿个,复合年增长率为27.7%。预期2022年将达153亿个,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4%。随着IoT设备庞大且快速增长,实时数据收集将呈现指数型增长,这些数据通过流数据分析,最终实现优化产品性能、提高消费产品体验,并推出各种应用场景的新产品。
小米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IoT平台,在市场份额和产品战略与整合上均有优势。市场份额方面,小米约占有全球消费级物联网市场的1.7%,占比高于苹果、亚马逊等主要竞争对手。从消费物联网推进的战略看,小米不仅提供优质且设计精良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米家App实现单一应用程序的无缝互联,实现统一控制。这与其他竞争对手倾向集中推出垂直领域内的单一产品或高价产品形成鲜明的竞争优势。
小米的竞争优势、战略和风险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招商证券
竞争优势:
创始人团队、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热情的用户群、效率、创新和设计、生态链、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国际扩张成功
战略:
极度重视创新、品质和用户体验、保持极致高效、扩大爆款产品和品质、深化互联网服务、投资并扩大生态链、深化国际扩张
风险:
过往产生亏损及有净负债,而日后可能持续产生亏损并且未必能宣派和派付股息;
维持增长趋势的能力;
营运历史有限,难以评估未来前景;
智能手机销售额占收入的部分较大;
挽留现有广告客户或吸引新的广告客户、维持及增加广告预算的份额和及时收取应收账款的能力。
电子和传媒板块有哪些相关标的
电子板块:
小米的电子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包括立讯精密(精密制造平台龙头,小米全系列连接方案cable/connector供应商和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延伸至声学、马达等产品),领益智造(精密功能件件龙头)、蓝思科技/三环集团(双面玻璃、3D玻璃/陶瓷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欧菲科技(小米手机摄像头模组主力供应商)、欣旺达(电池、智能硬件生态链),闻泰科技(小米手机ODM,红米手机设计制造),以及小米的分销/包装/渠道主力(普路通、爱施德、合兴包装),此外还可以关注参与了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链的众多电子企业。
传媒板块:
科达股份:数字营销集团,旗下国内最早从事电子商务战略研究和互联网营销的专业机构——派瑞威行是小米连续三年核心营销伙伴。2018年,小米在MIUI智能生态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朝着营销业务实现30%增长的目标竭力前行。科达股份作为小米商业化核心代理商,在小米亿米平台和小米移动广告联盟上投放量位居前列。2017年被小米授予“最佳合作伙伴-2017年度最具专业能力奖”和“小米广告2018年度网服效果广告核心代理商”牌照。2018年,科达股份预计在小米广告平台冲击6亿投放规模。
掌趣科技:小米互联网服务主要以广告服务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游戏)为主。小米2015-2017年的线上游戏运营收入分别为13.35亿元、21.35亿元、25.46亿元。掌趣科技是小米游戏内容布局的合作商。现任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小米互娱和小米游戏总经理尚进担任公司董事;天津金星投资有限公司于2017年末持掌趣科技20,810,499股,而金星投资是小米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小米科技成为了掌趣科技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