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股市十多年,主要以跟随市场大势、中线趋势操作为主。近一年多来,首次长线持股并选择欣旺达,颇有一些感慨。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是件比较个人化的事,和个人经历、性格及资金等都有关系。
1、投资特别是长线持股和运气关系很大
我是2016年底至2017年初买入欣旺达的。当时买入的理由比较简单:从行业来讲,虽然16年手机市场增长不大,但国内品牌都还不错,特别是有苹果X的预期。当时苹果引领消费电子微创新,刺激产业发展的预期还是挺强的。从公司来讲,欣旺达管理层比较进取,手机电池模组后来居上,成为龙头老大,双电芯预期较强,公司还在积极介入电芯、动力电池、储能等业务。此外,公司盘子较小,并且根据当时券商的一致业绩预期,欣旺达17年PE不到30。
从实际结果来看,在此期间欣旺达股价一直在约11-13元间波动,18年初受行业影响更是大幅下杀到8块多。个人把这一点比较多地归结为运气不好。从行业来讲,很难预料到,手机市场的下滑如此之快、如此之强,至少我没有在17年初就看到这样的卖方报告。但无论如何,手机产业链17年确经历了一波比较大的涨幅,不少股票都是翻倍行情,算是歪打正着?这点不仅是果链票,苹果业务占比不高的股票,也同样涨幅可观。个人分析,手机链各龙头票,17年阶段涨幅似没有逊于欣旺达的。
所以个人首次长线投资最大的体会就是运气很重要。回头看来,包括超长线的大白马投资,此类情况也很多。谁也不否认招行的优秀,个人对银行业比较熟悉,我以为即使把区域银行纳入考察,综合来看招行也是国内最优秀的银行。但实际上,招行股价07-08年大牛市至14-15年大牛市,两轮牛市期间一直都没什么起色。说实话,上一轮牛市后,市场风格的转换、招行的大涨,又有几人能在之前洞悉?
2、股票标的的选择是另一个很重要因素
长线投股需要对公司基本面做非常深入地分析,稍有疏忽都可能与期望中的“N倍股”失之交臂。从投资欣旺达的个人体会看,强调运气的成份并不能否认自己在标的选择上的失误。如前所述,从行业来讲,不管是运气好、还是不好,手机产业链17年确实经历了一轮大涨。欣旺达未能如愿,回头来看,有一定的必然性,且是可以从基本面分析得到的,至少以下两点而且非常重要应该可以捕捉得到:
一是业绩增长确定性不够强。手机行业即使在国内16年也是个位数增长,全行业大规模增长不现实,而欣旺达本身已经是龙头老大。因此对欣旺达来讲更多地在于单机价值的提升,最大可能就是双电芯、无线充电等。但是这一点,其确定性远不如双摄。双摄正值市场渗透加剧,而双电芯及无线充电等,在当时只是传说中的苹果X。另外,其业绩确定性也远不如大族,苹果巨额订单在手,并正在不断确认为业务收入。
二是支出增加的确定性很强。短期来看,欣旺达介入动力电池、电芯等新业务,无论如何必然涉及支出增加,特别是在业务初期。在建工程等可以资本摊销,减少对当期收益的影响,但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处理的可能性比较小,年报显示17年公司研发投入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另外,公司预借贷款置换后期定增资本金,由此产生高额财务费用支出,也是一张清晰的明牌。事实上,上述两项支出影响业绩可能在1.5亿左右。
另外,欣旺达17年正值定增新股。定增对股价的影响,说实话,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在这样一种情况投资欣旺达,现在来看其实也是有些冒失的。
3、长线投资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基础
一年多来,欣旺达的股价涨跌起伏,目前又回到了2016底、2017年初我买入股票时的原点。前述招行的例子,两轮牛市的五六年期间,股价也是基本在原地打转。所以,长线投资不仅需要很强的耐心、坚强的意志,也需要有买入资金长期不能获利了结、甚至可能是长期被套的心理准备。从这个角度讲,做长线投资似乎更好地是一笔长期不用的闲钱,得有一定的原始积累。
普通人家有长期、如五六年以上不用的闲钱吗?从我个人的经历看,还是挺难的,基本隔不了几年就有大额支出。工作头五年,结婚、买房、生子;第二个五年,改善换房、买车、教育;第三个五年再买房(卖出首套房)、为父母买房、升级换车、买车位……对于没有老人支持的我来说,用于股票投资的积累还是很难的。当然,持有两套房涉及资产配置了,但总体上个人以为,普通人要想在40岁前,有大笔闲钱,还是有些难度的。
说长线投资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并不是说小资金就不能做长线投资,只是想说对小资金可能得更多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资金支出、得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来看待长线投资。不过,另一方面,我有个不成熟的观点:小资金做长线投资,对改变财富状态,并无太大意义。即使基本面分析准确无误,运气也是极好,即使真的实现了五年十倍,但由于资金量太小,也很难使财富上台阶。算是以己度人吧,我以为,对于普通人特别是40岁之前,股市就是一个不断地把收入一点点放进去,然后又需要经常隔段时间大额取出、用于生活各项支出的地方。
4、长线投资科技中小盘股需要非常谨慎
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自他的道理,我以为科技股的不确定性太强,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高科技行业发展太快,技术选择很多甚至都没有定型,这些对公司股价、公司业务影响都会很大,尤其是中小盘股。投资欣旺达一年多,手机行业的预期变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OLED从一片看好,到目前出现的质疑;无线充电现在也没了声音——我一直没有搞懂,对普通消费者,无线充电和以前的手机的座充有何不同?为双电芯带来的其他手机零件的高精密投入,是否能够让消费者埋单?
从公司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业务技术比较单一中小公司,稍有不慎,跟不上技术更新步伐,就可能被动,甚至被市场淘汰。曾经火爆一时的触摸屏概念股,现在还依然坚挺的还有几只?欧菲光如果不是没能果断介入摄象头模组的发展,后果难以想象。歌尔转型发展VR/AR业务,在我看来目前前途未卜,产业前景广阔,但歌尔能等到那一天吗?以上还只是产业、技术的战略选择,并不涉公司其他方面。
当然,面对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大盘科技股的抗风险能力就要强许多。因为它们一般业务范围较广、收入来源比较多元,而且各种技术路线选择的储备也比较丰富。正如《浪潮之颠》所讲,这类公司如微软、苹果、谷歌等,很大程度上,会将其优势保持下去,直到发生下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但这类公司的投资预期就得降低,可能更多地也是一个平稳增长,要想再来个十倍,还是比较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