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经营有个误区,每一个经济学科,讲它们的一个点,这本身就是错的,它都是合多为一的。如果将宏观经济学或者是微观经济学分开来讲是不对的,宏观和微观它本身就是不能分开的。
什么叫经济学?经济学,首先,我们要看什么发展得快,发展的稳定,发展的好,不能让它出事,出事了以后,赶快把它治好,继续发展,就跟医学一样,医学是干嘛的呢?医学是治病,没有病要怎么样呢,要防病。万一得了病就要对症下药,保持健康,这叫医学,经济学也是这样,没有问题我们防备问题,如果没有防住,万一出错了,我们马上对症下药把它搞好,这叫经济学。
其实,经济学就围绕一个中心,财富。中心就是我们怎么样更多、更好、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只有财富多了,我们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有,这是中心。如果财富不多,数量不够,你说啥都是白扯,你没有,说什么都是白扯,只要你多了,你说不好的也是好的,好的那就更好。
财富从哪儿来的呢?劳动。没有生产,就没有财富,那首先要看产量,我还是那句话,多了,人均有份。为什么房子现在很多人没有?数量不够,因为级别不够,不是价格问题,我们恰恰要搞清楚这个误区,不是因为价格而买不起房,而是房子的数量不够。
为什么人人能买手机?人人能穿衣服?都是数量问题,人人去买衣服,衣服也没卖完。数量足够了,价格自然会平衡,要么钱多,要么降价,就是数量够了,这是重心,所以在经济学上有很大的误区。
劳动创造财富,就是要提高劳动效率,首先就要促进效率。美国的金融危机、工业革命导致大量的额工人失业,这是一派胡言,无稽之谈。就是因为有收割机的出现,才解放了大量的农民工劳动力,才能去盖房,修高桥,搞服务,开饭馆,我们才能享受到很多方面的服务,最终他们失业了吗?没有。
之前还有人批判马云,说他这个不好造成很多人失业,他节省了多少中间的流通环节?创造了多少财富?要不是有互联网服务,要不是有互联网应用,我们都要去银行排队,银行的工作人员就要三倍不止,还要增加三倍的门面,我们现在也不用排队,一分钟,手机上完事,这个就是效率的提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那我们衣食住行就有保障了。
那劳动积极性和效率在哪?货币,货币是媒介,货币促进生产,现在的货币就是劳动的凭证,它有天然的促进人们劳动的效率和积极性,我们不要把货币看成钱,现在货币有很多的功能,就是运用货币这个工具,把它看成一个工具,利用它提高劳动积极性。
货币还有什么功能呢?还有税收,正常投资等等,我就不细讲了,因为这两张图两个小时都讲不完。
那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主要经济效益来自货币数量,这是主要原因,还有次要原因,财富的本质是标价,标价不等于真正的价值,图片上没办法细说。供求影响价格,收储政策的调紧亦会影响价格。劳动货币本质,货币本质是劳动的凭证。
下面讲讲劳动效率和货币汇率问题,计划调控和市场的问题。就是说经济现在,我们总是说市场经济,现在我们有一个误区。其实,我们又有误区了,不是搞计划,是计划更好的让我们市场更健康,更稳健。
计划就通过管理和调控,让市场秩序更稳定,而不是反对市场,这个我们要想通,就是让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效率。这啥意思?比方种玉米,行距,株距,种多少苗,施多少肥,这都是计划,但计划太死了,就坏事了。合理的计划和管理,然后让市场更好的竞争。当然,要满足生长的条件,不施肥,不浇水,不拔草,这样竞争,那就要坏事,市场不能运行,要经过人为的管理,市场才能稳定运行。
不按套路出牌,不按经济学规律办事,市场有了问题,知道金融危机怎么产生的,就知道用什么办法施救,那就一定会见效的。政府放水没有用?淹不死你!水涨船高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一放水需求就会来。
15年年底,政府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改变人们的信心。我一下子听明白了,我的信心就来了,赚大钱的机会来了。你现在终于知道错过了什么,过去几年是跟市场的言论有关系。人民的信心在减弱,该消费的不消费,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人民的信心就要说好话。
政府又说房地产去库存,那贷款额度,扒了民房,货币安置,那不快了?房子很快就要被抢了,不是说崩盘吗,后来价格还不是往上涨。
还有一个问题,生产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上海有个好朋友,我也不提是谁了,在微信上给我发:你是我见过的最乐观的投资家。我跟他回复:你看我不乐观也不行呀,高楼到处在建,我们的工厂盈利,到处是工厂。他说,高楼大厦到处在建,工厂盈利怎么你就不悲观了?上次去哈尔滨考察,他最后回了一句:到了哈尔滨我向你请教。
对啊,为什么呢?我们的地铁、高楼大厦、轻轨、机场蹭蹭从地上往上冒,我们怎么会有问题呢?我们哪里不好了?我们的工厂生产又不停,我15年12月13号,到了甘肃和青海调研,然后去了是上海交易所,还开个小会,让我帮忙说点好话。不需要我帮忙,本来市场就很好。
生产的财富源源不断,只要我们生产不停,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生产一停,没问题也有问题,我就跟你们讲,又不缺吃也不缺喝,有啥问题?总比我们饿着肚子不够吃强吧,要短缺不够呢?中国是个古老的文化之国,古老的文化都传下来了。多了没事,短缺,那就麻烦了。我们害怕的是什么?我们害怕的是不够。
所以这些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他们错的太大,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经济危机怎么产生的呢?通货紧缩。那通货紧缩怎么来的?不是市场的问题,货币发行权在国家的手里啊。适时的对症下药,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凡是问题都能解决,经济这个规律就是这样的。
现在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以错误的政策搞出来危机当成它潜在的规律,也不想想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经济萧条,为什么萧条也不想一想,它有缩水吗?它事因为治理萧条而产生萧条。
举个例子,本来我没有病,很健康,过去三四十年里都没什么问题,一个很著名的医生有问题:“你这不符合规律,三四十年了,胡吃海喝的,也太健康了吧,你要控制风险。”我听了很伤心,还不是他一个人这样说,都这么说,那怎么办?我不控制也要控制,总要控制吧。就像防风一样,给我少吃饭,少喝水,少穿衣服,搞了几颗药,人也消瘦了,直到有一天我没有抗病能力了,真的得病了。这时候医生又来了,说,“有问题了吧,早就跟你说要注意,天天胡吃海喝的。”你活活的把我搞出问题了,你还有理了你。
经济学也是这样,就因为防止风险了,收缩货币,减少投资,本来我很好,发展的很好,最后活活把我搞死了,所以说这是人为的搞出来的。为什么产生像08年,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在金融上升时期,它经过一个周期,大概3,5年持续向好,基本上产品都是盈利的,产品是供不应求,赚了5000万,产能在不断增大,供应在不断增加,后来呢,它在急招投资的时候,通胀比较多了,后来通胀再加剧,加剧以后,所有的人都认为要控制了,你看,前几年让你控制你不控,现在加剧了吧,有风险,我们控制吧,然后达成了一致性。
殊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加剧投资以后,是供应面不断增加,当然供应量不断增加,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这个时候,供应量产生,需求量萎缩,原来需求没有了,货币就收回去了,利息等都提高了。好了,供应量急剧膨胀,需求量急剧萎缩,非常不平衡,坏事儿了,突然发现供需面过剩了,严重的过剩,它还不说,因为这个事产生的过剩。还有产能过剩,这是书本上面都有的。如果它不缩水,其实你不弄,会使货币充水,就是有一样通胀也不要害怕,它不一定马上就会上去,价格自然会平稳回落,不会产生断层式、崩塌式的价跌,它会平稳回落,因为供应量增加了嘛,它会平稳回落。
再说我们生产盈利,虽然说有时快有时慢,所以说货币不增加,过一段时间,鞋就穿不下去了,跟小孩一样。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的商品不管是存量还是生产速度都在加倍,货币不增加就有危险,你还在回收?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财富,钱不是财富,我们还有一个误区,经济学家认为钱是财富,包括各个国家,好像都犯了这个错误,如果增加产品附加值,那是对经济出口说的,国内一直增加什么附加值?增加附加值不增加附加值,能增加财富吗?增加产品附加值,那是对国外说的。国内价格越低量越好,附加值多了我们还消费不起,没有增加财富。
天天谈如何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个概念,国家是如何增加财富的,附加值增加了你卖这么贵干嘛?钱都内你赚了去,不像话了,那不行。钱不是财富,钱是促进财富生产方面和劳动的一种媒介和工具。
还有一个,经济学家错在哪?他们把家庭的赚钱模式附加给国家。其实这是两个概念,现在很多经济学,就是把家庭的、个人赚钱的模式当成国家模式,我们个人如果想增加财富,肯定是想以最少的投资和投入获取最多的劳动凭证,那国家不是这样的,关键是如何促进数量增加,他不是挣钱,你说国家亏了,它什么时候亏了,国家是一个整体,它要促进数量的增加,物质财富就多了。
所以说有一句要打击国家的收储政策,为什么?棉花两万多收的,现在卖一万多点,储存税还不算,国家亏死,两千亿就亏出了一千个亿。国家什么时候亏钱了,它不亏钱,放了好几年了两万多手现在卖一万多点,那国家哪儿亏了?一千一百万吨的棉花少了没有?没少,没少就没有亏钱。国家要的是一千一百万吨的棉花,而不是要这个数字,国家怎么能亏呢,都是在国内循环,无非是当年的棉农多赚了一点钱而已,那还是在国内。就是我们的肉烂在了锅里,没有跑到美国去,没有跑到英国去。而且棉农至少会继续种棉花,适度的价格收回来,市场不协调了,通过政府这只手协调一下。如果一呼而下,都不去种棉花了,怎么进行纺纱?下一年还穿棉袄棉裤吗?那就不稳定了。
通过国家这只手干预市场进行稳定,让棉花继续能生产,国家收储。国家亏吗,国家不亏,白送给纺纱的也可以,你说企业亏钱亏给谁了,亏给我们了,我们钱多了就好办了,你不消费吗?你钱多了买豪车,美国100万在中国就300万;买房子,5万变10万。你不是钱多吗,嫌钱多了不是。你消费之后钱又回到国家手里,然后再给企业进行补贴,补贴完了再修地铁修高架,公园预定免费,晚上跳广场舞、蹦迪,灯火通明,一片繁荣。
这很简单,企业的钱少了,我们钱就多了,无非就是它就亏给我们,无非就是他们的钱转移到我们兜里了,通过价格问题转移到我们兜里了,那我们就赚多了,钱多了就消费嘛,最终都回到国家手里边。
收税,尤其在中国,奢侈品为什么就贵?在美国奢侈品都不贵,那就不对了,钱什么时候能花完?在中国就好,在美国买包10万在中国就20万,进口的宝马,在美国100万在中国就300万,你不有钱吗。房价高是最好的,北京,上海,深圳都贵一点,你不钱多吗,在上海买个房几千万钱没了。那正好,跟在农村盖个房50万,这个50万你有3000万,买个房一样了。
重要的是,中国有个货币回流功能,美国没有,都是私有化,这不对。中国之所以能发展,就是实现了有时间差异。虽然有时间差,回头一看,都一样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万元户,现在一看啥也不是,也就20多年不到30年。现在再过30年那也啥也不是,你看现在你有1000万1个亿2个亿,再过30年20年的,你就什么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