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对投资兴趣的增加,我在投资基金的同时开始系统地阅读与投资有关的报刊、书籍、杂志。主要的金融投资类报纸有《华尔街日报》、《投资者商报》和《金融时报》等;杂志有《财富杂志》、《福布斯杂志》、《贝伦周刊》等;书籍类我比较系统地研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还有当时关于巴菲特的少数几本书,以及挑选着阅读了图书馆里关于投资类的很多书籍。
现在回顾总结一下,当时阅读的材料大都是以基本分析为主,并且侧重于价值投资类的,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投资新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主流金融媒体所倡导的那些东西,比如账本分析、前景预计、估算价值之类的影响。其实等到作为最外层的小股民知道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股票价格的变化早就已经把这些基本信息反映出来了,再去买股票时不仅没有任何的优势,还容易被与公司管理层站在同一个立场的所谓股票分析师们所迷惑。另外,价值投资的理论迎合了投资新手喜欢头抄底股票的心理,实际上很多低价股票的价格之所以低是有充分的原因的,说明市场的大多数人不看好股票的前景,只有非常少数的低价股票才能够起死回生,其他的大多数低价股票都只有越来越廉价的下场。
幼稚的投资者把价值投资简单地理解为买低价的股票,其实这与格雷厄姆整体的价值投资的思想相去甚远。格雷厄姆不仅阐述了如何确定股票买入点的问题,还包含了何时卖出股票的风险管理和分散投资的资金管理的概念。假如一个股票的价格是6元,可是公司的可变卖资产的现金价值是每股10元,那么格雷厄姆会在购买了足够数量的股票之后,促使公司尽早宣布破产清算,以便迁快实现每股4元的潜在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就持股等待着股票市场尽早意识到这个股票的真正价值;如果在两年之后潜在的价值还没有被市场认可的话,就卖出股票,把资金转投向别的投资机会。而且格雷厄姆还强调,无论潜在的投资价值多么高,都不要把过多的资金全赌在一两个股票上面,最好分散投资在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股票上面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也包含了交易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概念,虽然他只是使用了表述性的语言,而不是像交易系统那样采用了量化的表达方式。
20世纪90年代比较流行的.本有关投资的书是《在华尔街之上》,作者是富达基金的明星投资经理彼得·林奇。这本书主要的投资观点是选择你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公司投资,这本书之所以那么流行大概就是迎合了广大非专业投资者寻求简单而又容易理解的投资方法的倾向,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投资原则投资的话,那么可选择的股票大都只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那些公司,所以我本人觉得这本书对个人投资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且彼得·林奇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期间正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大幅度降低,因而股票强势上涨的时期,彼得·林奇的傲人业绩也许只是在大牛市里才能出现的情况而已。
一本对我很有帮助的讲述成长性投资的书是菲力普·费舍所著的《普通的股票与非同寻常的收益》,他倡导的是投资有科技创新产品作为利润驱动力的、长期成长类型的股票。例如,他自已在1955年买进了摩托罗拉的股票,当时的摩托罗拉还只是一家无线电收音机的制造商,这支股票他一直持有到去世时的2004年。菲力普·费舍的儿子肯尼斯·费舍继承了他的高成长投资的理念,现在也是一个知名的投资经理。
巴菲特也深受菲力普·费舍的成长投资理论的影响,他曾经说过他本人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舍”。虽然巴菲特一直倡导的是长期持有股票的概念,但并不是任何股票他都愿意长期持有,只有他认为值得成为股东的股票,他才会长期投资或者收购整个公司。在找不到值得投资的股票时,他宁愿持有很高比例的现金,甚至在1969年解散了他的投资基金,把资产还给了股东。而每次当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之后,巴菲特郁利用机会大手笔买进有价值的股票。例如,在熊市之后的1973年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1987年10月股市大跌后的第二年大量买进可口可乐的股票。所以巴菲特在股票买进点的把握上和对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上,都是值得广大投资者学习的。
我现在仍然觉得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威廉·欧奈尔的经典著作《如何在股市中赚钱:在股市盛衰时都能成功的交易系统》,这是一本把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买高卖更高”方法的股票投资经典著作。如今重新读过,它实际上仔细描述了交易系统的各个要素,甚至在副标题里还提到了“交易系统”这几个字,然而在当时主流金融媒体(包括纸上的和电子的媒体)纷纷贬低和打压技术派投资方法和图形分析技术的情况下,我作为一个投资新手缺乏买卖股票的实际经验,根本没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况且在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中,糟粕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精华的,正如空洞乏味的《华尔街日报》就因为它的悠久历史,在销量上压倒了数据丰富、简明实用的《投资者商报》(《投资者商报》是威廉·欧奈尔创办的)。可惜的是,欧奈尔详细介绍了他的根据图形的交易系统,但就是没有把它量化,描述性的语育对于有股票买卖经验的人来说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对于没有多少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尤其是像我这样只相信数字的人),就像是隔靴搔痒,始终无法理解“买高卖更高”方法的真谛。
不管怎样,我还是把我学到的一点皮毛知识付诸实行,基本上按照菲力普·费舍所倡导的买科技业的龙头股的概念,以比较大的资金比重买进了像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微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默克制药(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安进等股票,又按照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原则,尽量选择了比较低的股价买进,然后长期持有了几年,后来在股市开始走低后卖出,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就拿英特尔和默克两支股票为例,英特尔股票增值了两倍半,默克股票增值了一倍半。
其他部分的资金我用来实行一种被称为动量投资的方法,即:买进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很好的股票。期望上涨的趋势继续下去。
这个方法的理论根据来自于两位大学教授1993年发表在《金融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他们发现,买进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很好的股票,并同时卖出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很差的股票,平均每年可以产生12%的额外利润。当时我只是买进股票,并没有做空,这从理论上讲没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也比较简单,毕竞单纯地买进股票比做空股票要容易得多。这部分的操作总体来说是获利的,但因为当时没有交易系统的概念,止损的原则也执行得不很严格,所以感觉上压力比较大,对这个方法的信心不是很强。举个例子来说,当时看好了一支为大企业做人力资源软件的公司股票,在接近最高点时买进,开始上涨了一段时间,等到下个季度报表一出来,利润前景不如分析师们的预计,股价一下子下跌了15%左右。如果有交易系统的指导的话,应该立刻卖出,亏损用其他股票的利润弥补。但根据白我感觉行动的我决定等到再下个季度看看,结果亏损扩大到25%才止损卖出。其实在当时处于牛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获利的时候还算是蛮多的,但亏损给人产生的痛觉要比赢利带来的快感严重得多,所以最终的感觉不是很好。实际上使用一个量化的自动交易系统就可以把个人的感觉完全排除出去,可是回头看历史的人总是最聪明的,事后的觉悟只对将来有所帮助。
总结一下,我投资股票的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到21世纪初期,这段时间股市的大趋势是向上走的,只是结尾有波动和比较大的回落,应该说我还是比较运气的,获利的绝大部分应当来自于市场的贝塔系数,但重要的是我在市场上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投资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