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业可以说是能与外资相抗衡并取得领先优势的少数行业之由于口味和历史的原因,酒类行业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白酒行业经过几年的低迷之后,近两年呈现出恢复性的增长,高端产品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以茅五剑、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水井坊为代表的高端品牌风光无限。我认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高端白酒的增长是有保障的,但市场经过充分发展后,高端市场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深思。对于茅台来说平稳增长十年不成问题,但对其他品牌特别是水井坊这种依靠市场营销成长起来的品牌来说却是很大的考验。由于口味的差异,国际品牌像绝对伏特加、轩尼诗、芝华士、马爹利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但不会对中国白酒形成直接冲击。
葡萄酒作为国内新兴健康型酒类,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现阶段的中低端竞争极为激烈,高端则较为宽松,只是国内极少数几个品牌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面张裕依靠百年品牌和领先的理念、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高端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国内葡萄酒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集中度却很高,张裕、长城、王朝三巨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国际葡萄酒地域性很强,没有形成像可口可乐一样的国际垄断品牌,同时国内几大品牌在竞争中已经占得先机,因此国内将来外资品牌影响力有限。
黄酒一般局限在上海、江浙一带,其他地方的人不太喝,销售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第食品、古越龙山、轻纺城是资本市场中主要的黄酒生产企业。能否让中国其他区域消费者接受黄酒口味,并快速开拓市场是黄酒稳定发展的关键。
啤酒市场可以用群雄并起、兵荒马乱来形容。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集团、英博集团占据了啤酒行业的前几名,激烈的竞争使行业领导者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并没有获得超额利润。青岛啤酒依托百年品牌情况比其他同业略好。外资啤酒巨头也正加紧产业布局步,收购项目一个接一个,原来远远落后的华润集团、英博集团短短数年已经跻身前列,外资完成产业整合后,国内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更大,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乳业是另一个值得骄傲的民族产业,尽管竞争呈现白热化,但民族品牌已经形成了垄断之势,外资品牌仅仅达能依靠酸奶以及入股光明、与蒙牛合资可分一杯羹,其他跨国企业曾经尝试进军中国乳业,但都铩羽而归,只能在高端产品中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激烈的竞争使行业龙头伊利也未能取得满意的资本回报率。由于乳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未来的乳业将出现寡头垄断常温奶及奶粉,而地方性的优势企业凭借鲜奶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产业链的畸形发展,从而出现三聚氰胺事件。乳业的行业整合过程仍在激烈进行中,现阶段并非投资乳品企业的好时机。
维维股份在豆奶行业居龙头地位,但成长性比较低。国投中鲁虽然生产果汁,但只是原材料供应商,终端客户不是个人,而是果汁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