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有钱的人遇到一个有经验的人,有经验的人最终有钱,而有钱人最终得到经验。”—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引用的谚语
翘首以盼的“投资圣经”
2017年,巴菲特给股东的信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八张纸。其实,阅读巴菲特信的人群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甚至已经成为了全球投资界翘首以待的“大事件”。
人们迫不及待地想从巴老的信中得到今年投资的智慧和真谛,但无论从宏观角度上研究,还是微观角度上分析,读者都不可能会有太多的收获。
永远“正确”的巴菲特
首先巴老的写作对象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而且主要针对的是个人股东(笔者这样认为)。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没有基金公司的繁复监管和限制,加之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投资的公司数量多而大,涉及到行业的方方面面,所以巴老提笔写股东信时必须是“言之有理,话中无物”。通俗来讲就是大道理有余,小道理满满,但绝无市场的可操作性。
其次,信的内容始终保持着法律和政治上的绝对正确,这种风格在巴老的过去历年给股东的信中始终如一。所以,巴老的信只要看过几次,以后的信大致略过即可。
巴老信中流传最多的是他语录式的话语,而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一定是他在投资工作中领悟到的,而他最大的本事是将领悟到的哲理鸡汤化,所以,巴老的信中相当一部分是投资鸡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是鸡汤最大的消费群。
一年一度的投资“相声大会”
当然,阅读鸡汤对于股东来讲是不过瘾的,很多人还会参加每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因为,他们想亲眼目睹巴老和他搭档芒格的提问大会,这是全球最著名的" 投资相声大会” 。巴老负责逗哏,芒老则负责捧哏,你来我往,包袱不断,会场内笑声不停,好不愉快。
但这所有的快乐都基于两个条件:
1、巴老为投资者赚钱了,而且是长期有钱赚,股东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的目达到了,赚钱公司的气氛总是轻松的、愉快的,因此股东大会更像是嘉年华。任何会赚钱的老板,才是真老板。股东开心才是硬道理。
2、伯克希尔哈撒韦不是基金公司,没有明确的投资授权(mandate)范围,巴老可以随心所欲做他的discretionary(全权)投资。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征得投资者同意,就可以做出投资决定,这增加了巴老投资的效率与灵活性,这是其他投资机构非常难有的。
说白了,巴老通过业绩赢得了股东的信任,赢得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绝对的公司话语权。
令人羡慕的巴菲特
而最好的证明就是公司的不分红策略,它尽显巴老慈祥背后的“貔貅”原则—只进不出。所有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者都是拿不到分红的,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不派发红利,等钱用的投资者们,只能卖掉股票套现。最终,不变现套利的股东为王。当然,如想称王,必须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初期购入其股票,而且几十年不等钱用,最后要有足够的长命等着年复一年的复利回报。
气人啊!能够不给股东分红还手握公司大权,看看只有巴老和芒老具备上述的条件,其他人想喝几碗巴菲特的鸡汤就可以得到真谛,有点把事想的太容易了。
“赚的没有省的准”
今年巴老在其信中写到 “诚然,不少美国人购买房子汽车的钱都是借来的。但钱不会凭空消失,如果一个人违约了,他的财产就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从国家层面看,财富仍在。正如Gertrude Stein所说,‘钱总是在那里,只是口袋在变’。”
这话看似是写给股东的,实际是他财富积累的经验总结,过往的数十年来,他总在其他投资者失误的时候出手,完成财富的积累。巴老的投资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只是其他人的财富掉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口袋里了而已。 巴菲特投资的传奇在于他投资方法的平淡无奇。他就像一支貔貅,利用只进不出的投资理念和消费观,演绎着中国的一句老话“赚的没有省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