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美国一位基金经理提出了“道指狗股理论”的投资策略:每年年初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中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买入;一年后再找出当年10只股息率最高的成份股。调整手中股票。据说这一招是“特供”那些“懒于或不懂分析公司基本因素、从中寻找超值股票,却又希望跑衰大市的散户”。只要认准股息率(DividendYields),也就是股息与股票价格的比率一个指标“闭眼买”,每年重复一遍这个操作,就可获取超过大盘的回报。
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狗股理论”居然多年来在美国股市畅行无阻。除了在2008年出现了10只“狗股”跌幅比道指为深的情况,其余年份都取得了出色的回报。据统计,在1975年至1999年间,如果投资“狗股”,平均复利回报达18%,远高于市场3%的平均水平;而如果2011年严格按此方法操作,包含股息再投资收益在内,全年回报率可达17%,而同期标普仅有2.1%的涨幅。
用派息分红的简单指标来挑选牛股其实有其内在道理:一方面,能提供高回报的公司一般都经营出色,因此可以用股息率来检验公司盈利能力,从中挖抽“牛股”,是赚取资本利得之“矛”:另一方面,能跑赢存款利息的股息率,才能够覆盖资金成本,是确保资金安全之“盾”。因此,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投资高息股是攻守兼备的策略。
中国的股民并不“懒于或不懂分析公司基本因素”,恰恰相反,中国的股民堪称世界上最勤奋的股民,几乎每一个人都勤于甚至祷于分析各种基本要素。如果辅之以“狗股理论”这样的市场,岂不更是如虎添翼?
但这个“狗股理论”,放到中国股市上几乎可以肯定水土不服:以2010年为例,分红最多的100只个股中,能够实现上涨的有37家,跑底同期大盘的有54家;而股息率最高的100家公司能够实现上涨的仅有32家。
投资高息股的前提,一是有优质上市公司可以投资,二是价仇投资理念全面确立,而这两样,恰恰都还是中国股市的稀缺品。很长时间以来,由于上市公司很少现金分红,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途径只有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华山一条路”,既加大了投资者风险,又降低了市场信心。
显然是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近几年内,证监会数次从再融资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做出“强制分红”的规定。去年年底,还明确要求创业板IPO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上写明上市后其体回报规划、分红的政策和分红计划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分红回报起到了引导作用。据统计,截至2月8日,在沪深两市有4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分红预案,其中有E家公司分红预案选择在年报披露前公布。占比高达35%。
一个健全的股市文化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市场功能的全而厘清。在“强制分红”到“自觉分红”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