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消费:品牌化、服务化
新时代消费:品牌化、服务化
新时代消费:品牌化、服务化
新时代消费:品牌化、服务化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消费龙头估值溢价率略低于美国。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消费服务业也在不断升级,自主品牌加速崛起。类似1970-90年代期间,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大爆发推动消费性能改善和质量提升,大量的国际品牌声名鹊起,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日本的丰田汽车&松下等。我国已经在白酒、家电、电商、社交平台等领域涌现出世界级龙头企业,其对应市值接近甚至超过海外相应上市公司。此外,我国自主品牌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以家电市场为例,我国的家电市场已经被国有品牌主导,2017年格力、美的合计在空调行业市占率达54%(智研咨询公司数据)。从盈利角度来看,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盈利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全行业。截至2018Q1,白酒中市值最大的前三大龙头(整体行业)ROE(TTM,整体法)为26.8%(24.8%)、啤酒为8%(4.8%)、食品为30.7%(15.6%)、品牌服饰为22%(8.4%)、家电为33%(19%)、医药18.5%为(12.2%)。从市场角度看,美股中消费龙头企业普遍有估值溢价,相对而言A股消费龙头的估值溢价率与美股接近。对比中美消费业龙头企业相对行业的估值溢价率,帝亚吉欧、可口可乐为1倍、1.2倍,而茅台、五粮液、洋河为1倍、0.8倍、0.9倍;雀巢1.3倍,伊利股份为0.9倍;味好美为0.9倍,海天味业为1.7倍;耐克、GAP为1.2倍、0.8倍,海澜之家、森马服饰为0.7、1.3倍;惠而浦为2.1倍,格力、美的为0.7、1.1倍。
服务消费已经崭露头角,大量企业海外上市。从服务业GDP增加值占比和就业人数看,我国服务业相当于发达国家1980s年代初的水平,服务消费方兴未艾。从GDP占比看,自2010以来我国第三产业/GDP占比不断提升,2017达到51.6%,仅相当于美国、日本、韩国1980s年代初的水平,当时它们分别为55.4%、51.2%、48.7%,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2016年分别达到75%、70%、59.2%。从消费支出的结构来看,截至2017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为68%,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为46%。我国目前的服务消费支出占比相当于美国1960年代末,未来有仍很大上升空间。从行业市值结构占比来看,服务类消费行业如医疗服务、传媒、教育、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在美股中合计占比16.3%,而A股中合计市值占比仅11.6%,整体中资股(A股以及港股、美股中概股)中占比为13%。整体中资股中消费服务业占比仍低于美股,其中主要是传媒、零售行业的市值占比较低。中资股中传媒、零售行业占比为0.9%、4.5%,美股中为3.1%、6.3%。从企业角度,总市值500亿以上的国内服务消费型企业中,大量企业在海外上市,如携程、好未来、新东方、华住集团、阿里健康、奥博控股等。其中携程、新东方、好未来已经是市值千亿以上的消费服务业龙头企业,从2010年以来,携程、新东方、好未来总市值年化涨幅分别为7%、23%、47%,净利润年化增速分别为10.8%、52%、35%,2017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3%、24%、70%,服务消费龙头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