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在消费升级的路上
中国仍在消费升级的路上
消费升级是个渐进过程,继白酒、家电后,盈利改善趋势向二线消费品扩散。消费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区域间的消费升级呈现不同的特征。2016年以来,一线消费品如高端白酒、家电、家具等消费需求率先改善,盈利能力回升。白酒、家电行业的净利润增速从2015Q4的10.6%、-7.5%持续提升至2017Q4的43%、28%,在2018Q1小幅回落至37%、21%。2018年以来,消费行业盈利改善的趋势开始从一线白酒、家电等向二线消费品扩散,食品、品牌服饰等行业的盈利在2018Q1大幅提升,从2017Q4的12%、-17%上升至2018Q1的24%、20%。今年以来调味品、二线白酒、品牌服饰等二线消费股领涨,也主要源于相应龙头股在2018Q1毛利率明显提高。如顺鑫农业、森马服饰、涪陵榨菜等2018Q1毛利率相对于2017年提升了9、3.6、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涨幅分别为102%、66%、51%。而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索菲亚在2018Q1毛利率分别提高了0.6、-2、-3.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1%、10%、-1.2%。2016年以来,一线白酒和高端消费品已经经历了一轮价格上涨,这为二线消费品销售的量价齐升奠定了基础,叠加行业品牌集中度提升和经营效率改善,带来了二线消费品板块的盈利改善。具体来看:食品板块细分龙头如涪陵榨菜、海天味业受益于品牌集中度提升,产品提价带动利润提升;次高端白酒受益于高端品种出货量占比上升,产品渠道下沉;品牌服饰源于产品年轻化升级、渠道结构优化、经营效率提升。我们在前期报告《新兴消费: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新产业系列(2)》中也提出,我国的自主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主要源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品质量改善增强品牌龙头盈利能力。
我国人均GDP超8800美元,消费服务业占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在前期报告《消费升级原因及对国产化的推动》中我们分析过,根据历史经验以及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当人均GDP在6000-12000美元时,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占比逐步回落,金融地产以及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快速扩张,消费逐渐成为三大需求中的主力;当人均GDP> 12000美元后,经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具有绝对优势,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截至2017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800美元,已经进入消费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后期。在报告《宏观背景:从大到强,结构优先——当前中国对比1980年代美国系列(1)》中我们也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形势类似美国1980年代,虽然经济整体增速放缓,但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以消费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消费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消费对GDP贡献率59%,消费支出占GDP的53.6%,而投资、净出口的GDP占比分别降至44%、2.4%。但是相对美国、日本、韩国消费支出GDP占比分别为86.4%、76%、63%,我国GDP中消费支出占比仍然较低,未来消费服务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并且由于我国整体城镇化率不高,仅58.5%,且一二线和三四线以下城市之间差异较大,这使得我国不同阶段的消费升级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2006-2007年经济繁荣带动居民整体消费需求旺盛,到2012-2015年之间新兴服务消费需求爆发,而2016年以来消费升级的主要特征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