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①上证综指2449点以来反弹的催化剂是政策利好,包括国内宏观政策稳增长、中美关系边际缓和、改革推进,前两个已落地,跟踪第三个,反弹进入后期。②2019年迎接黎明前需穿越黑暗,即基本面加速回落,黎明信号如广谱利率下降、信贷放量、改革落地,即说明政策实效出现。③震荡筑底期持有高股息率股,2-3年的风格轮动开始偏向成长,战略性配置先进制造、服务消费。
留一份警惕
10月19日以来上证综指2449点以来,市场已反弹接近两个月,《有望迎来年内幅度最大的反弹-20181021》以来我们一直看好短期反弹,前期支撑反弹的逻辑逐个落地,目前还剩下改革预期,本轮反弹有可能进入反弹后期。未来市场将逐步进入政策上业绩下的黑暗期,需警惕基本面数据对市场的压力。
1. 短期反弹催化只剩改革预期
上证综指2449点以来反弹主逻辑是政策利好。我们自《有望迎来年内幅度最大的反弹-20181021》起将短期观点转为乐观,强调A股将迎来年内幅度最大的反弹,主要逻辑跌幅深、估值低、政策强。跌幅深、估值低是反弹的基础,反弹的催化剂是政策利好不断。政策体现在三个角度:一是国内宏观政策突出稳增长,二是中美关系边际好转,三是国内改革推进。目前前两个已经逐步落地,这是市场反弹的基础。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定调会,本次会议主基调跟10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基本一致,而比对13-18年分析研究次年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今年通稿中首次出现“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整体上,宏观政策稳增长的方向没变。此外,今年中美关系也是市场最大焦点之一。上证综指从年初1月29日3587点高点到10月19日2449点低点,最大跌幅1138点,期间出现四次跳空缺口,缺口合计601点,占跌幅近一半。其中2月初、10月初的A股跳空源于美股大跌,另外两次则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12月1日G20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美国同意19年1月暂时不加征额外关税,中国同意增加从美国进口农业、能源、工业等产品,双方就强迫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等方面的结构变革进行谈判,中美将在未来90天内完成此项谈判,若结束时无法达成协议,10%的关税将提高到25%。12月12日,路透社报道,在习特会中美两国达成贸易战暂时休战协议以来,中国当日首次购买美国大豆,采购量超过150万吨。12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3个月,涉及211个税目。中美关系边际上有所缓和。
反弹进入后期,跟踪国内改革进度。驱动本轮反弹的政策利好中三个已经有两个落地了,剩下的看点是国内改革的进展。从市场表现看,上证综指2449点以来的反弹领涨的是直接受益于政策利好的券商和创业板指,中信行业分类中,证券II行业反弹期间最大涨幅37%,创业板指同期最大涨幅20%,万得全A 13%。然而12月以来证券II行业指数下跌5.0%,创业板指下跌4.5%,万得全A 在中美关系边际缓和背景下依旧下跌1.8%,国内稳增长政策利好及中美关系边际缓和均已反映在股价中,未来值得期待的只剩改革预期。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将于12月18日上午在京举行。改革主要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和土地政策改革三方面,短期值得期待的是其中的财税改革。近年来财税改革在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体系及事权和财权匹配方面取得初步进展。而本轮财税改革重点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减税降费等。我们认为,对于深化财税改革的方向,可从两个维度来推测:角度一是根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这主要包括:①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尚未立法的税种上升为法律,修改税收征管法。②进一步完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角度二是目前我国税负较重,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减税降费等配合。2017年我国财政收入/GDP为20.9%,而美国为17.3%,德国为9.3%,我国宏观税负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这就需进一步减税降费以保持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40周年庆会议可能提出改革的方向,详细具体的措施可能仍要等到十九届四中全会。
2. 2019年迎接黎明前要经历黑暗期
未来一段时间警惕政策上业绩下的黑暗期。我们在年度报告《穿越黑暗迎黎明——2019年A股投资策略-20181209》中指出,我们在战略上保持乐观,因为A股处在第五轮牛熊周期末期,估值已见底,与全球各国股市横向比较A股吸引力也更大,未来中国将发展股权融资支持产业升级,而从人口周期看居民资产配置也将偏向股市。但是迎接黎明前还要经历一段黑暗期。回顾历史上A股四次大底,均是政策底领先市场底领先业绩底。10月19日以来,政策利好频出,本轮周期政策底已经出现,但是本轮盈利周期始于16年中,进入2018年后业绩开始回落,特别是三季度盈利加速下行,基本面向下趋势将延续,因此市场处于政策上业绩下的交织期。回头看,2008年上证综指跌至1664点时政策加码,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指数反弹到2100点。但是之后再次回落到1814点,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政策底已出现,但是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基本面依旧向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08/10的8.2%继续下滑至08/12的5.7%,出口增速从24.6%下滑至-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2%下降到19%,因此这一阶段市场承压。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11月社消零售名义增速8.1%,限额以上零售增速2.1%,均再创新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1.4%,地产投资增速维持在9.7%。11月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至5.4%,部分受去年高基数影响,但是考虑到接下来圣诞和元旦假期以及美国经济放缓等因素,未来我国外贸压力或进一步加大。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4%,创下16年3月以来的新低,PPI同比增速也从6月的4.7%下降至11月的2.7%,创17年以来新低,明年经济可能会面临量价齐跌。明年1月中下旬将公布12月的经济数据,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将披露年报预告,届时宏微观基本面数据加速回落给市场带来压力。
黎明信号要看量价指标改善。目前市场政策底已经显现,业绩底还未出现,何时能看到市场底?它出现的信号是什么?回顾历史,市场底出现的信号是政策落到实处,开始对基本面发挥效用,其中重要的是流动性的量价指标。只有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时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需求才能回升,代表性指标是加权平均贷款利率、银行理财收益率、贷款类信托产品利率等广谱利率。此外,新增信贷放量和M2同比增速回升能反映企业已经实际获得资金投入生产经营。08年市场从1814点再次开启上涨行情直至3478点,主要原因是08年12月与09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上升至7700亿与16200亿,表明基本面虽然还未扭转,但是前期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本轮政策效果显现需要等待信用宽松信号。从价的角度看,银行间回购利率已经明显回落,但以贷款类信托产品利率、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代表的广谱利率依然处于较高位。从量的角度看,11月M2同比增速只有8%,创历史新低,新口径下社融跌破10%,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29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41亿元,信贷仍未放量。我们还需继续跟踪观察政策推行的情况,看政策效果是否落到实处。目前国内政策拐点已经出现,但是政策力度仍比较小,政策见效需要时间,未来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美联储加息落地,国内政策有望加强,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等都有可能进一步加码。如果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确定且出台解决计划,银行信用扩展意愿将恢复。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庆祝会议及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企业对政策和经济的信心更强,生产意愿将恢复。最终有望看到量价指标改善,即政策效果出现,那时市场迎来黎明。
3. 应对策略:行稳致远
反复筑底期配置高股息率个股。上证综指2449年以来的反弹已持续接近两个月,反弹的催化剂主要是政策利好不断,目前来看国内政策利好及中美关系缓和均已反映在股价中,短期内值得期待的只剩改革。本轮反弹有可能已经进入后期,市场未来将逐步进入到政策上业绩下的黑暗期,类似2008年1664点反弹至2100点后再次回落至1814点。这次指数是否会创新低,要看1月中下旬基本面数据的回落程度以及政策加码的节奏,目前来看不太乐观。市场在短期反弹后,未来会回撤筑底,市场回撤时高股息策略优势显现。我们前期报告《高股息策略长期有效么?》研究发现高股息率股票可充当熊市保护伞,通过股利再投资积累更多的股份能够缓和投资者组合价值的下降,充当保护伞的作用,而在市场恢复后,这些额外的股份也将提高组合收益率。从宏观背景看,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呈现类滞胀特征,往后看经济增速下行仍将持续,经济将由类滞胀走向类衰退,08/4-09/3和11/9-12/9经济都出现过类衰退特征,08/4-09/3期间GDP累计同比从08Q2的11.2%下降到09Q1的6.4%,CPI累计同比从8.2%下降到-0.6%,11/9-12/9期间GDP累计同比从11Q3的9.8%下降到12Q3的7.8%,CPI累计同比从5.7%下降到2.7%,这两段区间内高股息类行业呈现明显的超额收益,如金融和电力与公用事业。而在经济类衰退期,不排除出现降息的可能性,因此债券以及类债券特征的高股息股票将受益。根据行业分析师盈利预测,结合历史分红率预测股息,我们筛选沪深300成分中高股息率、稳定分红个股如表2。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10月、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较7月底相比均未提及房地产调控,不排除未来地产政策微调的可能。从基本面看地产行业预售制度使得2019年业绩相对稳定,行业分析师预计18/19年地产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8%。目前(2018/12/14)PB(LF)估值1.42倍,处于历史自下而上2%分位,若政策微调,地产板块受益。
战略性看好先进制造和服务消费。A股价值成长风格切换周期是2-3年,16-17年价值胜出,18年两个关系弱化,往后看2-3年成长胜出概率更大。回顾历史,影响风格的核心变量是利润增速对比,而政策影响盈利对比关系。从估值盈利匹配度看,价值的代表上证50 PE(TTM)9.2倍(截止2018/12/14),18Q3净利润同比10.9%,我们预计18、19年净利同比10%、4%,成长的代表创业板指 PE(TTM)29.4倍,18Q3 净利润同比-6.2%,预计18、19年净利同比-5%、8%。从政策背景看,2013-15年成长风格占优,重要背景就是13年并购重组相关政策逐渐放宽,外延式并购助推了TMT为代表的成长股盈利快速增长。2016-18年价值风格占优,重要背景是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帮助传统周期性行业供需改善、盈利回升改善,而为周期性行业集中授信的银行不良率也出现回落,因此以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股业绩改善最为显著。目前政策再次偏向科技创新类的成长,11月初国家主席在上海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近期证监会也连续出台政策简化预案披露要求,鼓励支持并购重组。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性水平”并首提“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三年慢慢实现了“三去”,未来将侧重“一补”,成长性较强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消费是需要补的短板。先进制造重点关注即将进入商用的5G产业链以及19年将进入“双积分”+“补贴”+“市场”三轮驱动时代的新能源车产业链。服务消费方面重点关注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医疗健康以及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居民保障意识增强的保险。
风险提示:向上超预期:国内改革大力推进,向下超预期:中美关系明显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