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组猪干扰素产品临床批件从农业农村部传到北京宝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批基因重组生物制品在动保领域取得临床批件的产品,宝易生物公司总经理李振义走出实验室,脱掉白大褂,换上西装,正迎接一波又一波上门洽谈合作的客户单位。回想起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转入动保领域创业,凭借积累的基因重组生物技术及经验,成为新领域的领航者,他感慨万千。
小试牛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振义大学毕业后,被聘入一家知名外资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肿瘤药物的研发工作,在一个肿瘤药物研发专项小组,与同事们一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治疗肿瘤的新药研发工作。从项目立项到全流程参与,让他掌握了基因重组生物制品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
正沉浸在新药研发成功的喜悦中,李振义接到了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聘请书,他决定到新的领域尝试打开局面。从给人开发治疗罕见病药物,转向为动物开发生物制品。家人、朋友有些接受不了,纷纷打电话劝他三思而后行,他却不为所动。他的想法是,高端产业也有低端环节,低端产业也有高端环节。
作为国内动保领域上市公司的大北农,当时生产动保疫苗医药还采用滚瓶这一传统工艺,生产过程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污染风险比较大、占地面积大、人力物力投入大。李振义加入后,采用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15小时的“715工作法”,攻克了转瓶大规模培养、生物富集和免疫效力替代试验等3项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病毒培养滴度提升、生产工艺优化、效力检验标准确立以及猪体攻毒模型建立等瓶颈,并且将传统工艺转换成适应现代生物技术,风控、污染概率大大减小,一条生产线生产人员从50人降到了2人,这个研发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抓住机遇率先取得动保领域重组生物批件
2013年,在国家的号召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科研领域形成热潮,李振义也有了创业的念头。当时,农业农村部出台文件,禁止抗病毒化学药品在畜牧领域的使用,以防止药物残留富集到人体。同时,养殖业防控病毒性流行的需求很大,让他看到了动物用基因重组功能性蛋白产品的市场蓝海。
“基因重组在人药研发领域技术早已成熟,而利用技术积累开发动物用药并最终实现商业化运作,成本控制是关键”,李振义说。2013年,他与行业中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研发团队,一边开展重组蛋白的研发,一边开始破解这一难题。
2015年,李振义带领团队在创新环境优越、资源配套齐全的开发区注册成立了北京宝易生物技术公司,将多年来的技术积累,投入到动物用基因重组功能性蛋白产品的研发上。
在亦庄生物医药园的宝易生物公司研发中心,研发设备布满了近200平方米的实验室,这是李振义几年来的心血,外行人看不出什么门道,内行人却能从器具形状、线路布局上看出特点。原来,这里每一个不同寻常的细节,都是李振义反复摸索出来的,这些细节支撑着一套独特的研发生产工艺,不仅加快了研发进程,还可使蛋白收率翻了三、四倍。
经过几年的研发,李振义带领团队已完成28个动物用基因重组功能性蛋白产品的开发,正在逐一进行申报生产批件。未来这些产品上市后,养殖户可用较低价格让动物用上高端的疾病预防、治疗药物,治疗疾病效果好,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创新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交易反哺研发创新
“第一个产品拿到临床批件,就意味着这条路走通了”,李振义说,“今后将每年拿出经营利润的10%-20%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心,每年推动四个产品申报上市”。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在新兽药上市监测期内,不允许再次申报同类产品。基因重组猪干扰素-α拿到临床批件后,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一些企业专程上门寻求合作,一家企业给出高价要购买该产品的生产批件。
如果产品上市销售,一个生产批件每年可创造几千万元的产值,利润相当可观。对于这种提议,李振义坚决否决,看到过出售研发成果难以做强做大,也看到过生产企业到一定阶段的发展乏力,他总结出一套输血+造血的商业模式。
据李振义介绍,未来宝易将出售部分知识产权,促进资金回流支撑企业运营及研发,同时也将从自主研发做到产品终端,以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李振义说,到2020年,动保产业年产值可达千亿级,动物用基因重组功能性蛋白产品将成为热点。当前,宝易生物已跻身第一阵营,将通过研发驱动、高端产品供应,力争持续做行业领域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