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忠告:
“对冲基金似乎是一个现代赚钱神话,但它一点也不神秘简单地说,它就是借鸡生蛋而已。”
“学会以最少的自有资金支配最多的外部资金是最明智的。”
“对冲基金的这种循环抵押的借贷方式不断放大杠杆效应,用这支杠杆,找好支点,它甚至可以撬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
“对冲基金是投资者的利器,但也是一柄双刃剑。”
双鹰基金创始之初只有400万美元的资本额,靠这一点点本钱自然掀不起大浪来,因此,索罗斯明智地采取了自己的一套策略。
这一策略一方面是以利生利。索罗斯在基金中所占的股份微不足道,但作为管理者,他有权从每年的基金收益中获取20%的报酬,对别人来说,索罗斯拿走了属于他自己的报酬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索罗斯自己却不是这样,他将报酬作为股份再次投入到基金中去。这样做,一方面向人们表明了他本人对基金投资的信心;另一方面,他又为其他股东树立了一个榜样,使基金本金额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了基企投资的力度。
其次,索罗斯利用了当时买卖中的通行作法,即巧妙地使用借贷,靠别人的实力发财。可能在买进时只付5%的现金,其余部分则以按揭方式补足。而在买进债券时,他支付的现金可能只是债券面值的2%。当出售这些股票、债券时,他收回的现金
当然也是一个确定的百分比,但由于对盈利利率精确地计算,他已经不知不觉地赚进了,只要作为借贷批保的银行机构的生存没有问题,那么,这些帐面上的利润就可以随时兑现。
这些手段都被索岁斯形象地比喻为“杠杆原理”,但是,在这里索罗斯对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杠杆原理却避而不谈,尽管他对此运用地极其熟练——这就是对冲基金本身的运作奥秘。
对冲基金的主要业务就是我们在前面谈到过的套头交易,如果从那个时候算起的话,索罗斯应该是最早的对冲基金从业者之一,这个行业具有极高的潜在利润。他也是最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人,人们对这类金融工具颇有争议,而对冲基金业却非常乐于使用它们。
“对冲"(hedge)一词源于西进运动即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时期农牧民中的种经济避险行为。那时,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农牧业市场价格常常波动不定,给广大移民带来不小的损失,为避免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就对尚未出生或尚未长大的牛仔事先商定一个价格,待小牛出生或长大后再正式成交。通过这种方式,买卖双方都可规避价格的升降带来的损失。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期货交易方式,所谓“对冲”在这时也就仅仅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这种对冲方式很快在美国农民和牛仔中流行起来,一些人甚至专职充当起“对冲"双方的中介入,这就成为了成为现代对冲基金的萌芽。
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直到1949年才在美国出现,同套头交易一样,对冲基金也是由亚历山大·文斯罗琼斯发明的,基本业务就是套头交易,关键在于分散风险。琼斯作为这一基金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现代股市风险管理之父。第一个对冲基金仅投资于股票,买入和卖出相似的证券,以图获得全盘的收益。
在60年代末的时候,对冲基金还是默默无闻。虽然早在1957年,另一位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就领先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但当索罗斯于1969年正式参与此行业时,几乎仍然没有人了解这种基金的业务。
在当时,得以生存下来的对冲基金正四处寻找其他的投资机会。在60年代中期,有一些对冲基金曾引起过媒体的关注,但这种注意力到了1970年之后就减弱了。到了1971年,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媒体重又开始注意到对冲基金的活动,但是它们在1973年到1974年的熊市中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10年中,对冲基金再度炙手可热。到了90年代,情况就大大不同,此时的对冲基金已经风靡全球了。最终,乔治·索罗斯成为巨型对冲基金业的领袖人物。
琼斯悟出的对冲是种市场中性战略,通过对低估证券做多头和对其他做空头的操作,可以有效地将投资资本放大数倍,并使得有限的资源可以进行大笔买卖。当时,市场上广泛运用的两种投资工具是卖空和杠杆效应,琼斯将这两种投资工具组合在一起,创立了一个新的投资体系。
他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分为两类:来自个股选择的风险和来自整个市场的风险,并试图把这两种风险分隔开。他将一部分资产用来维持一揽子的被卖空的股票,以此作为冲销市场总体水平下降的手段。在将市场风险控制到一定限度的前提下,同时利用杠杆效应来放大他从个股选择中获得的利润。策略是,买进特定的股票做多头,再卖空另外一些股票。通过买进那些“价值低估”的股票并卖空那此“价值高估”的股票,就可以期望不论市场的行情如何,都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一个具体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就是借买结合,首先选购几只潜力股并作长线投资,然后在市场上向其他交易者借取能反映市场半均指数的股票也即俗称的大盘股,同时将之抛售出去。这样通过一买一卖的市场均衡策略,使整个基金处于一种能将风险锁定在一定范围的均衡状态中。如果其长线投资股票涨幅超过平均涨幅,即使在股指下跌的情况下,只要借取的那几只股的跌幅低于平均跌幅,就会有收益。
因此,琼斯的基金的投资组合被分割成性质相反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股票在市场看涨的时候获利,另一部分则在市场下跌的时候获利。这就是对冲基金的“对冲”手法。尽管琼斯认为股票选择比看准市场时机更为重要,他还是根据他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增加或减少投资组合的净敞口风险。由丁股价的长期走势是上涨的,琼斯投资总的来说是“净多头”。
这种通过各种手段来对交易中暴露的资金头寸进行保护的方法,到后来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加剧而不断得到完善,并形成了一套专门而又复杂的技术方法体系,从而使对冲基金在各类投资基金中独树一帜和别具一格。
对冲基金的发展与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变更以及金融创新活动密不可分。50、60年代,时国际货币体系依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汇率较为稳定,国际资本流动受到严格管制,金融创新活动也不活跃,对冲基金的有限和平淡的活动并不受人关注。
到了70年代,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各国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国际间资本流动频繁,新兴市场不断崛起,金融管制逐步放松,这极大刺激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从而使不断涌现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为对冲基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1985年,欧洲的银行为了增强美国商品的出口而调低了美元的汇率(调低美元以使美国商品显得便宜),这个决定刺激了对冲基金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也使乔治·索罗斯成为世界级的大投资家。贬值后的美元为货币交易制造了新的投资热点,索罗斯与其他对冲基金经理们很快尝到了甜头。尽管对冲基金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称套利基金的,有称套头基金的,有称避险基金的等,但其发展却令人瞠目。据估计,目前美国至少有4200家对冲基金,资本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不包括基金的借贷款)。
那么,在金融创新大潮的时代加入了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权以后会怎么样呢?索罗斯在60年代对同事进行对冲基金杠杆原理的启蒙教育时曾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某公司股票的现价为150美元,估计月底可升值至170美元。传统的做法是投资该公司的股票,付出150美元,一旦获利20美元,则利润与成本的比例为13.3%。但如果使用期权工具,可以仅用每股5美元(现股价)的保证金买入某公司本月市场价为150美元的认购期权,如果月底该公司的股价升至170美元,每股帐面可赚20美元,减去保证金所付出的5美元,净赚15美元,利润与成本的比率为300%,如果当初用150美元去作期权投资,这时赚的就不是20美元,而是惊人的4500美元了。
所谓杠杆,是一种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能绕杆,上一固定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杠杆的受力点称为“力点",固定点称为“支点",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为“重臂”。
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定律)是这样的:当杠杆所受作用力和所克服的阻力在同一平面内时,作用力和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重臂的乘积。因此,在利用杠杆克服阻力作功时,作功的数值不变,利弊比重臂长就省力,如果缩短力臂或伸长重臂,就要增加作用力。简单地说,就是在远离支点的作用点以较小的力举起十分靠近支点的重物。事实上,我们常见的磅秤也就是杠杆原理的一个简单应用。
在对冲基金的投资中,如果适当地运用行生工具,只需以较低成本就可以获取较多利润,金融学家借用这一物理学原理将之称为杠杆效应。这种情况下,假如说不是为了避险(也就是实际上不对冲),而纯粹是作市场的方向,并且运用杠杆来进行赌博,一旦做对了,当然能获暴利,不过风险也极大,一旦失手,损失也呈杠杆效应放大。
对冲基金运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来推动市场,但对冲基金自身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对冲操作要求对冲基金经理大胆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资产不足的限制。所以说,对冲基金本质上就是一种杠杆基金。获得杠杆资金,一方面需要对冲基金具有良好业绩,再就是基金本身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业务往来,甚或私人交情。索罗斯使几乎和西方国家所有政要、金融界首脑有很深的交往。
杠杆的举债经营方式是高对冲基金区别于其它投资基金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这里的所谓杠杆是指基金对外借款与自有资本的比例。对冲基金的投机业务对资本规模的需求与基金自有资金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必须大量运用杠杆原理进行运营。
对冲基金筹资的最主要来源是银行抵押或担保贷款,因而基金通常以现有的资本或证券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用贷款购买新的证券资产,再用此新增证券再次作抵押获取新的贷款。索罗斯说,“这种循环抵押的借货方式不断放大杠杆效应,用这支杠杆,找好支点,它甚至可以撬功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衍生工具,运用‘放大”投入能量的杠杆原理,操纵高出其实有资金数10倍甚至数百倍的资金,扰乱市场,从中获利,这使得对冲基金在近几年来的迅速膨胀已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
对冲基金对杠杆原理的运用对市场产生的“杀伤力”令人难以置信,正因为如此,对冲基金借助高度发达的现代资讯科技支持,其至可以在一天内调动数百甚至上千亿美元,各国央行一般干预市场的资金量不过10亿美元。所以,一旦这些对冲基金联合狙击某种货币时,这些国家的央行常无还手之力。
索罗斯的先后几个对冲基金影响之大就是因为它长期以来为进行扩张性运营而采用比较高的杠杆比率,而在极少数借贷高峰时期这一比率曾一度达到100:1的惊人程度。但是,杠杆是把双刃剑,在追求基金自身盈利性的驱动下,杠杆性交易造成的虚拟化资本的极度扩张也使得基金和贷款机构的风险陡增。杠杆比率越高,可能实现的收益越大,而风险也越高。索罗斯对此也有着清晰的意识,遵循着他的生存第一的投资准则,他在举债策略上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在公众眼中,对冲基金是神秘的。的确,神秘宜传和黑箱操作是对冲基金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冲基金与其他的共同基金和退休基金等公开大做广告以招徕客户的情形截然相反,证券法规定它在吸收客户时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其参加者主要是依据在上流社会获得的所谓投资信息、直接认识某个对冲基金的管理者等方式加入。由于如索罗斯旗下的各大基金等大型基金的管理者往往是华尔街声名显赫的“大人物”、高额的投资回报以及进入基金的高门槛,使得这些基金被称作“富人的游戏”,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不少人以加入基金作为身份和荣耀的体现。所谓黑箱操作即投资战略和投资活动绝对保密,外界无从知晓其交易活动状况。基金管理人除向投资者口头介绍基本操作和以往投资回报等大致情况外,不透露任何细节,不需事先或事后说明在哪个市场或哪个方面进行投机交易等具体情况,也不会保证绝对盈利,投资者出钱完全是出于诚信。
投资人尚且如此,金融管理当局更是无从知晓和监管基金的操作了,而且美联储和联邦货币与汇率委员会等机构也无权管埋和监督此类私人机构。故此对冲基金能随时调动巨额资金在各地市场上来无踪、去无影。
当然,对冲基金在基金本身作为一种组织的特性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与众不同之处,但是这比较复杂,而且对于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并无太多了解的必要,这里就不做更进一步的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