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波眼睛大大的,四方脸,很能说,时而会习惯性地小结巴。
石波为人随和,在圈中一直人缘不错。记得一次公开场合上,石波与吕俊闲聊,石波说:“最近很多书不错哦,你看过那本《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了没……”颇有些当年君安证券的遗风。石波与吕俊的感觉很不一样,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
笔者第一次与石波见面时,他坐在位于上海浦东充满阳光的办公室,一侧是一扇极大的落地窗户—繁荣的联洋社区咫尺可见。办公桌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书,有巴菲特的《滚雪球》,有特维德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还有一本小册子放在醒目的最上方—奥巴马的《我们需要的变革》。那段时间,他开始大肆推广起“新能源说”。
那是在2009年春节刚过之后,他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这同样的感觉令他回忆起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前夕……10年一个周期,只是当年正逢1998年熊市,如今遇到2008年熊市。他清晰地记得1998年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雅虎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 )涨了3倍,他开始研究起网络股。网络股的潜能以及转轨上的突破让他兴奋。那天,他一晚上没睡着觉,搞了一份《中国网络股投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从此也奠定了他在华夏基金的价值与地位。
石波是学法律出身的,因此在作为投资人时也体现出了很多文科方面的天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他的思维方式偏向于演绎。他知道有些同行,有着归纳的天赋,能直接从A一步走到Z,而且结论正确的概率也很大。而他必须得一步步从A到B到C……尊重事物发展的逻辑进行演绎,从而推导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一般而言,他会从企业层面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企业的壁垒性、成长性和管理素质等多个步骤来推导选股结论,他平时更多的是关注行业和公司。提起投资优势,石波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企业投资策略派,而这个流派强调要走到K线后面去观察上市公司,所以除了分析行业外,石波会花大量时间拜访企业和阅读研究报告。
石波的好文笔给君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当年的《中国网络股投资研究报告》,他还写了一份备受好评的申华投行报告,为此立即被推荐担任申华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