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发生了一件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美国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家巴菲特,在4月以每股1.61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23.4亿股中石油H股。当时,正值中国股市低迷徘徊的时期,而这是巴菲特首次买入中国股票,并且还是一反常理地购买周期性股票。
此事在中国投资界掀起轩然大波。《华尔街日报》随后在2003年5月3日的报道《巴菲特豪赌中国石油》中提到:“投资界的传奇人物沃伦•巴菲特此时投资中国内地公司的股票,难道目前是着眼于中国经济未来的成长、进行投资的绝好时机?……但这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中国内地接受市场经济和推进改革的姿态的认可。”
十分微妙的是,似乎从那一刻起,中国机构投资者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方式。尽管这股风气早在君安证券研究所成立时就初露苗头,但在公募基金的蓬勃发展时期更为盛行,在熊市中昙花一现的“五朵金花”行情中演绎最深。
而且,谁也没想到,“深圳模式”的出现,将会使一场私募化运动会进行得轰轰烈烈。很多私募基金经理在这段时间浮出水面,让世人第一次领略到了这股新生力量。
所谓的中国第一代私募纷纷在这个时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来到深圳,受当时改革之风的影响,决心驻扎于此。他们是中国第一批集体成名的私募。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坚信价值投资,声称自己师承巴菲特。不过,这也是一种合理回归,因为当时法规体制越来越规范,一些庄家自以为勾搭上政府高官就高枕无忧,但一些高官也因各种情况而纷纷落马。庄家手法的再次没落证明,随着市场主体规模壮大,普通的庄家资金实力再无此前那般容易操纵股价。价值投资转而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