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所述的高客户粘性,以及竞争优势难以被复制的秘密,往往来自于无形资产,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何很多长期的大牛股,其PB(市净率)总是看起来很高,这并非是市场先生的昏庸,而恰恰是其长期有效性的一种体现。这种对净资产的长期大幅溢价,我们很少会在钢铁、汽车、船舶、机械制造等重资产和高趋同度企业身上看到(如果出现,往往预示着牛市末期的来临)。
1917年美国最大的公司有美国钢铁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国际收刻机公司、菲尔普斯·道奇公司等,它们都拥有大量物资资产并以此作为经营核心。然而到了今天,美国最大市值的企业群中充斥看微软、苹果、IBM、强生、辉瑞这种依赖无形资产创造肘富的案例。无形资产在现代商业世界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重要,是个不可抵挡的趋势。
在式侠小说中,江湖人士一旦碰到少林、武当的弟子轻易都不敢招惹。那并不是因为这些弟子本身武功如何了得,而是背后依仗着武林林中响当当的招牌。这也算是无形资产威力的一种生动体现。
无形资产的叫法经常将视线误导到“资产”这个会计概念里。其实我认为更准确的叫法是“软实力”。它不但远超出商誉那点儿确实很虚的东西,有时甚至是通过费用、摊销等支出项目形成的(如稀缺的关键岗位人才)。软实力的塑造可能会影响当期损益(如较高的工资、研发费用)。它也很难以会计概念来量化(每一元钱的研发支出无法肯定对应几元钱的收入),但它对于轻资产型生意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评估无形资产的难点在于无法量化,有形资产至少有一个可度量的会计账户,无形资产的识别却往往依靠投资者的经验性认识。
“可积累的无形资产”特别值得关注,比如检测行业的信誉和权威是关键性无形资产。随着它做过的重大检测案例越多,它的信誉和权威也就越来越有说服力,随着时间不断的积累自会让竞争对手望洋兴叹。从业务特征上而言,越是标准化、对客户不关键的产品越难形成高无形资产,越是差异化的业务就越容易。毛巾基本上都一个样而且也不关乎生活大问题,在它之上建立独特的价值是很困难的。但药品的差异就非常大,也关乎人的生老病死这种顶级问题,自然更容易建立特的客户影响力。
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曾对无形资产进行过一个分类,但较为偏向学术化。我对这种分类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如下表:
图1无形资产的分类
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市场影响力的形象化,这种无形资产对于最终客户是普通消费者的企业最为重要,比如食品、饮料生产商、零售企业、服装生产企业等。企业价值的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其独特市场形象的建立和强化,特别是在当今媒体碎片化的时代。要塑造一个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品牌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这不仅是个资金投入的问题,秦池酒当年在央视投入巨资也并未在高档酒阵营里谋得一席之地。品牌往往是独特的渊源甚至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机遇所奠定的(如《本草纲目》中对东阿阿胶的滋补圣品的描述,国家几代领导人对茅台酒的赞誉,理肤泉曾经治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烧伤士兵的美誉等)。对这种企业而言只要品牌熠熠生辉,其他的一切困难可能都不算大问题。另外,庞大的销售网络往往是这类企业的另一个壁垒,优秀的经销商被他们瓜分殆尽,新进入者要想在广阔的市场上建立全面覆盖的销售网点耗时又耗力。
与客户相关的无形资产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上,通常是那种客户也是企业的商业服务型、工业配套生产型企业,比如企业管理软件、食品饮料调味剂、工业材料、工业设备制造等。这类企业通过与客户业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客户用得舒心换起来闹心(如管理软件公司通常将产品嵌入客户的日常核心业务,并且通过提高客户的学习成本来维持自身的优势),这个类别的企业的最高境界是将客户逐渐引入自己主导的产业生态系统内。比如现在所谓的平台化,就是对客户需求的一网打尽,也可以归入此类。淘宝的商家已经很难离开淘宝平台,所有的经营规则和交易环境甚至客户资源全都带不走,这就是平台化的魅力。这类企业的核心策略就是与客户的业务紧密捆绑,强化粘性。
而与内部相关的无形资产就很好理解了。就这三层无形资产的强度而言,显然最强和难以剥夺、复制的是市场类,其次是客户类,最末是内部相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