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抛低吸的策略要求投资者随着股票市场的变化不断谓整自己的投资行为,在股价下降时买入,在股价上涨时卖出。此策略下的投资仓位会随着股价的变动而变化,缺点是频繁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优点是能够通过主动交易获得更多股价被动差价带来的收益。
当股价下跌时买入股票,随着买入量的加大亏损开始出现,但一旦股价开始由跌转升,投资收益将会远远大于那些在下跌后卖出上涨之后再买入的投资者的收益。在股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卖出股票,卖出后股价若依然上涨投资收益会减少,但一且股价开始由升转跌,则投资风险远远低于那些在大幅上涨后追高买入以及坚定持有的投资者的风险。
高抛低吸的策略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容易踏空,而在单边下跌的行情中容易造成二次套牢,因而在单边行情中此策略劣于买入持有策略,但在箱体运行阶段,由于股价反复上下波动,优于买入持有策略。股市受多种因素影响总是会反反复复、涨涨跌跌,因而高抛低吸比较适合大众投资者,也是一种与大多数股市周期相适应的策略,
真的能做到高抛低吸的投资者很少,更多的投资者恰恰是高买低卖。为什么大家明明都知道应该高抛低吸,做到却跟走蜀道一样难呢?
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彼特,林奇说:“大局上来讲,每个人都知道股市就是高抛低吸,但是最大的毛病就是,在股市大涨600点且被高估的时候,人们反而觉得会涨得更高,匆忙追入:而当悲观的消息来临导致股市大跌时,当电视上的新闻报道作出最可怕的预测时,投资者却被吓得在低位抛出全部股票。说起来很简单:下次股市下跌的时候,我一定不理会那些悲观消息,趁低买入大跌的股票,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每次危机看起来都要比上一次严重。”
人的心理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方面是各种投资噪音,另一方面则是太在意投资的得失。这两个因素总是使得我们不断地打乱自己的计划,从而把高抛低吸做成了高吸低抛。
傻瓜式投资法指导我们,要做到高抛低吸,就必须明确三点:
首先判断出大势处于晨荡格局。大盘经过大幅杀跌,若实体经济未出现明显衰退,股市就没有继续杀跌的风险,即便由于惯性杀跌,政府也会出来救市,此时大盘更多会出现震荡。当大盘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投资者开始不敢追高,但大主力又不会轻易放弃牛市的机会,此时需要一个中途的换手动作,大盘会出现震荡。这两个时期只要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股市便会进入展荡期,个股也会跟着箱体运行,涨上去,跌下来,又涨上去。此时的股市,还没有因大幅上涨而积累较大的风险或者经过充分调整已经充分释放了风险,由此确立箱体震荡的格局,此时就可以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
其次就是选择股票来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我的建议是选择股性活跃的股票,这样的股票总是涨一段跌一段,而且涨和跌的幅度都比较明显。之所以选择这类股票是因为高抛低吸策略需要更多的波动形成差价获利的机会。有些股票一天的波动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若进行高抛低吸操作,恐怕连交易手续费都换不到。
什么样的股性才叫活跃?按我自己的操作经验,在三个月内,至少要有10个交易8股价涨跌幅超过5%,其中这10个交易日里涨跌接近参半(ST股风险较大,涨跌惯性很强,不建议进行箱体高拋低吸操作)。有些股票可能一年前股性很活跃,但现在很弱,主要是看最近三个月的交易情况,在三个月时间里如果有近5个交易日涨或跌达到5%以上,就表明多空博弈力度较大,有博奔才会有机会。
最后就是坚持不受外界干扰。确定了高抛低吸的策略又选到了可操作的股票,接下来就是进行高抛低吸的具体操作了,在股价跌到重要均线比如30日均线或60日均线处就可以大胆买入,而股价.上涨达到预期收益后一定要果断卖出,否则前面两步都白做了。一旦计划被打乱,赢利将变亏损。当大盘处于震荡时期时,个股的震荡期一般比大盘要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股价短期内波动的高点用线连起来,再将股价波动的低点用线连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箱体。这个箱体的上下边线就是我们操作的参考线,股价跌到箱体下沿试探性买入,股价涨到箱体上沿,则进行卖出操作。
当然,高抛低吸很可能会出现高抛了还涨、低吸了还跌的情况,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高抛了还涨,就看看涨上去之后的回踩,如果回踩放量再走强,则应当加仓买入:而对于低吸了还跌的股票,同样观察下跌后能不能及时地回开,如果不能回升,也需要止损走人。
操作尽量以箱体边沿线为参考,不要过多地受外界干扰。很多投资者本来计划到了箱体上沿就卖,结果涨到那里还希望涨得更高,舍不得卖,煮熟的鸭子就飞了而股价跌到箱体下沿时,又害怕继续下跌,结果到嘴边的肉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