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任泽平>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

2021-03-17 22:31:21  来源:任泽平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56分钟的时间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3-17 22:31:21  来源:任泽平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任泽平、曹志楠

摘要

保险是经济助推器、资金融通器、社会稳定器,纵览保险行业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发展质量显著提高。1)市场端,近20年实现保费收入年均18%高增长,跻身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机构数量扩容至235家,形成垄断竞争格局。2)产品端,保险产品日益丰富,保障属性大幅提高,原保费收入占规模保费比例从2016年64%提高至2020年80%。3)渠道端:个代渠道占比提高、银保渠道压缩,互联网渠道兴起,2020年分别占57%和30%、6.3%。4)投资端:保险已经成为A股继公募基金之外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累计年化收益率达5.4%。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负债端保费增速放缓、人海战术红利消耗殆尽,投资端面临长端利率下行和久期缺口考验。甚至个别保险公司偏离主业、公司治理严重缺陷,危害行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增长阶段,保险行业面临多重转型压力,大企业谋求二次转型,中小企业谋求跨越式发展。

保险商业模式,从资产负债角度可分为“负债驱动型”和“资产驱动型”,从利源角度可以分为死差、费差和利差。大中型公司多偏好依靠负债经营,重在拓展负债广度和深度,小型公司更依赖资产经营,注重成本控制和杠杆经营。我们选取47家保险公司样本,根据其对保险负债的依赖程度从高到低分为四组,进一步细分为四组,1)对保险负债依赖高于70%的归为“强负债驱动”组,数量占比30%,多为单一从事保险业务的大中型公司,具有规模优势,胜在产品销售能力较强。2)对保险负债依赖介于50%-70%的归类为“弱负债驱动”组,数量占比40%,多为在保险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布局的公司,得益于较高的销售能力和较低的风险成本,承保利润最为优异。3)对保险负债依赖介于30%-50%的归纳为“弱资产驱动”组,数量占比24%,投资收益最高,成本控制较好;4)对保险负债依赖低于30%的“强资产驱动”组,数量占比6%,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最低,杠杆水平较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现实中不同保险发展模式各有千秋。“负债驱动型”是保险公司长期恪守的传统,但并不意味着只能走老路。1)平安走的是大而全的综合金融集团发展之路。从深耕保险、到金融控股、再到金融科技,形成涵盖金融、医疗、汽车、不动产庞大的生态版图,几乎涵盖了所有金融服务场景。2)泰康打造的产业链闭环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典范。瞄准长寿时代“医养”产业链,重资产建养老院、医院、殡葬行业,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和附加价值。“资产驱动型”模式虽然在当下我国尚未走通,但在全球已经出现成功案例。3)以安邦为代表的一些保险公司,将理财包装为保险,利用银保渠道大力推广,投资端风格激进,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短短两年跻身便前三大险企,当自有资本无力支撑扩张时,酿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4)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经营车险和再保险,积累了大量成本低廉的浮存金,投向股票和实体企业,以滚雪球的方式实现了巨大的财富积累。其成功原因在于,一是保险板块经营本身稳健,严防偿付和流动性风险;二是投资能力突出,对垃圾资产避而远之,对产业整合也不感兴趣,踏踏实实的做事业,最终形成了投资活动与承保活动有效联动。

展望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变化、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对外开放竞争压力,中国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1)受风险保障、资产配置、金融服务三大需求支撑,保险行业市场需求依然广阔;2)经营模式上,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挖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专业化转变;3)资产配置上,险资将发挥长期性、稳定性优势,致力于解决养老问题、服务实体经济,REITs等另类资产重要性提升;4)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务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价值链。

风险提示:行业格局分化,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目录

1 保险行业发展脉络回顾

1.1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1978-2000年)

1.2 第二阶段:快速扩张(2001-2010年)

1.3 第三阶段:松绑创新(2011-2016年)

1.4 第四阶段:规范发展(2017年至今)

2 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质量

2.1 市场端:市场规模显著扩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2.2 产品端:业务结构分化,保障属性提高,投资属性下降

2.3 渠道端:传统渠道转型压力大,新型渠道待破局

2.4 投资端:长端利率下行压制投资收益率,另类资产偏好提升

3 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3.1 保险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3.2 负债驱动型

3.2.1 平安:大而全的综合金融集团

3.3.2 泰康:深挖养老和医疗产业链

3.3 资产驱动型

3.3.1 安邦:激进扩张,资产驱动型模式试错

3.3.2 伯克希尔:行稳致远,资产与负债有效联动

趋势和展望

4.1 需求端:三大需求支持,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4.2 负债端: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挖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专业化转变

4.3 资产端:险资配置将发挥长期性、稳定性优势,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4.4 技术端: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务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价值链

正文

保险是经济助推器、资金融通器、社会稳定器,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如何发挥保险积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如何转型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1 保险行业发展脉络回顾

中国保险行业自1979年恢复,发展至2020年,共计235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3万亿,保费收入4.53万亿元,近20年年均增速分别为24%、18%,跻身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任泽平<a href='/guoshiliang/350975.html'>股市</a>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

1.1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1978-2000年)

在市场端,1979年国家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险市场从中国人民保险独家经营,扩展到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获批组建。1992年上海试点引入友邦保险,带来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代理人销售经验。在政策端,1995年随着《保险法》颁布,确立产寿险分业经营原则,1998年保监会成立,监管体系初步搭建。1994-2000年保费收入从376亿元增至1598亿元,年化增速约27.3%,保险公司达到33家。

早期保险业发展迅速,但也充斥混乱局面。宏观层面,90年代中期经济过热,利率维持高位,寿险公司保单成本过高,导致大面积利差损。微观层面,低价竞争、违规销售等层出不穷,埋下行业发展隐患。

1.2 第二阶段:快速扩张(2001-2010年)

市场端急速扩容。2001年加入WTO以来,保监会多批次下发保险牌照,同时设立了一批保险中介公司,市场主体日益丰富,大型险企改制上市,截至2010年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42家。

政策端大力支持。2003年以来保监会出台一系列举措,如车险费改、放宽分支机构经营区域,放宽险资投资渠道。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交强险、健康保险等政策红利极大促进行业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2109亿元大幅提高至2010年1.45万亿,保持年化24%高速增长。

但2008年次贷危机传导至国内保险业,对保险投资收益冲击明显,负债端投资型保险产品引发退保潮,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面临考验,财险由于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亦遭遇危机。监管层开始重视防范风险、整治市场,2008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引入资本充足率指标,构建起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三支柱监管体系。

1.3 第三阶段:松绑创新(2011-2016年)

2011年,加息周期叠加银保新规,保险业陷入瓶颈期,保费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监管层定调“整顿、松绑、改革”。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批准下发保险资管牌照,大幅拓宽投资工具,提高险企权益投资上限;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废除2.5%预定利率上限,产品吸引力上升;2015年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代理人渠道爆发。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新国十条”,对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各领域改革进行部署。多重松绑之下,保险业2011-2016年保费收入从1.43万亿突破3万亿,维持16%年化增速。

在此期间,一批中小保险公司利用万能险弯道超车,在资本市场高调投资、频频举牌,成长为资本大鳄,直接引爆2015年宝万之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1.4 第四阶段:规范发展(2017年至今)

2017年以来,“保险姓保”,强监管、补短板、治乱象、防风险成为监管导向。寿险方面,监管叫停快速返还、附加万能账户类产品,重点发展保障型产品;财险方面,二次费改全面推开,整治车险乱象;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对保险频繁举牌上市公司、干扰公司治理等行为进行监管;强调全面风险监管,实施偿二代监管体系、资产负债管理等。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将银监会和保监会职责整合。这一阶段,保险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变为风险导向,市场整体下滑,2017-2020年保费增速降至7.4%个位数增长。

2 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质量

2.1 市场端:市场规模显著扩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中国保险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0-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年均18%高增长,2016年首次跻身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机构从少数几家扩容至235家,涵盖保险集团13家、产险公司85家,人寿公司89家,再保险13家,此外还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多元化专业化主体。2020年,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3.3万亿元,约占金融业总资产比重6.7%。过去40多年保险行业规模快速扩张,背后驱动因素是经济高速增长、政策导向鼓励行业做大、人海战术扩张、中短期产品抢占市场……但也滋生理赔纠纷、违规销售等问题,甚至个别保险公司偏离主业、公司治理严重缺陷,危害行业健康发展。

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行业转型承压。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保险行业政策趋严强调“保险姓保”、代理人增速放缓、互联网保险竞争激烈,保险行业面临多重转型压力。2018-2020年,保费收入分别实现3.92%、12.17%、6.13%的增速,保费增速下滑,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大小型保险公司分化。寿险方面,前三大寿险保费市占率(CR3)从2011年54.7%降至2020年38.9%,近三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位居前三。财险方面,中国人保、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长期位居前三大寿险,市占率(CR3)从2011年68.9%小幅提升至2020年72.5%。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2

2.2 产品端:业务结构分化,保障属性提高,投资属性下降

按险种看,人身险业务基本稳健,财险业务分化较大。2020年保险业4.53万亿保费收入中,人身险3.33万亿,占比74%,同比增长7.53%,财险保费收入1.19万亿元,占26%,同比增长2.4%。

人身险中,第一大险种寿险占比71%,2020年保费收入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4%。短期受制于代理人增长放缓、疫情展业困难等,新单增长乏力,但长期养老压力不减,发展空间仍大。健康险占比约21%,因政策红利和疫情推升居民保障意识,继续保持13.4%高增长。意外险占比约2%,因旅游、出行等需求明显下降,意外险保费同比下降2.47%。

财产险中,第一大险种车险占比69%,近年来受新车销量下滑、车险综改等影响,同比增长仅0.7%;非车险中,健康险收入增长亮眼,同比增长32%,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责任险和农业险分别保持20%、21%的高速增长;保证保险业务因信用风险大幅缩水,从原第二大险种降位第五。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3

按保障类型看,产品保障属性提升,投资属性下降。保险产品兼具保障属性和投资属性。

保障型产品以生命表定价,具有期限长、期缴等特点,代表产品有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疾病险、长期意外险等。销售这类产品所得资金,记为“原保费收入”,扣除手续费和佣金后,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计入保险负债。随着每年续交和赔付,逐步释放利润,为保险公司带来丰厚的承保利润和新业务价值。

投资型产品以利差收益定价,一般为中短期趸交产品,常见产品包括未通过重大风险测试的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不会计入“保费收入”,而会形成“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独立账户负债”,由于负债成本高,往往呈现承保亏损,新业务价值率较低。

2013-2016年,随着人身险、万能险费率上限提高,保险公司销售投资型产品为主,原保费收入份额从77%下降到63.5%,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份额从22.5%大幅增加到33.9%。2017年《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引导行业发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等,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期理财型业务大幅收缩,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下降51%。截至2020年,原保费收入占80%,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17.2%,同比下降19%。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4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5

2.3 渠道端:传统渠道转型压力大,新型渠道待破局

保险行业渠道包括个人代理、银保渠道、直销渠道等,受政策导向和产品结构影响大。近年来呈现个代渠道占比提高、银保渠道压缩,2020年分别占57%和30%。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6

个人代理渠道通过代理人一对一详细推介,适合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个代渠道与代理人数量和人均产能有关。2015年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代理人数量从2014年325万人增至2019年912万人,加之2016年政策鼓励长期险的催化,代理人渠道急速扩张,贡献保费占比从2016年46%大幅增至2018年59%。但2018年后人力增长放缓,2020年上半年代理人增速出现-0.2%负增长,人海战术边际效应递减,各大险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注重提高人均产能。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7

银保渠道适合销售中短期投资型产品,易于包装为理财在银行渠道广泛销售。2016-2018年份额从44%大幅缩水至31%,2019年因政策适度放宽5年以上两全保险,银保渠道份额企稳,2020年恢复到32%。

直销渠道包括互联网、电销等方式,保费收入占比维持在 7%-8%。互联网渠道操作简单、客户体验好,适合线上场景的低价产品,如意外险、旅行险、百万医疗险推广,2019年互联网保费约2696.3亿元,占比6.3%,总体规模不大。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8

2.4 投资端:长端利率下行压制投资收益率,另类资产偏好提升

保险资金规模稳步提升。保险投资需满足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其特性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期限匹配、收益覆盖、稳健安全三大原则。2013-2020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7.7万亿增至21.68万亿,年化增速16%,已经成为继公募基金之外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9

大类资产配置上,权益和另类资产占比提升。截至2020年,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投资性房地产占比分别为12%、37%、9%、5%、1%。从趋势来看,2013-2020年,以银行存款、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从73%下降至49%,主要因为长端利率下行,固收类资产对利率敏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趋势性下行将长期拖累险资投资收益,故降低固收比例,缩小利率风险敞口。股票及基金投资从10%提高至14%,主要受益于政策鼓励险资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提升投资收益率,增厚利润。其他投资占比从17%增至38%,其中不乏基建、不动产等另类资产,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优化收益、拉长久期,另一方面能够支持基建等国家建设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10

投资收益率上,与长端利率和资本市场表现高度相关,较为稳健。险资负债期限长、呈现刚性,而资产端面临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大等压力,因此往往“长钱短配”,投资久期缺口达6-7年,如何多元投资、分散风险、收益匹配成为重要课题。2020年险资累计年化收益率达5.4%,为三年以来新高,受益于长端利率回升和权益市场牛市,2020年险资投资股票和基金收益率分别达到10.87%和12.19%。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11

3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在高质量增长阶段,保险行业面临多重转型压力,大企业谋求二次转型,中小企业谋求跨越式发展。

3.1 保险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从利源角度,保险盈利可以分为死差、费差和利差。死差是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的差异,利差是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定利率的差异,费差是指实际的营运管理费用与保单预定的营运管理费用差异。将保险利源代入杜邦模型:

ROE=ROA×杠杆倍数

=(承保利润+投资收益)/总资产×杠杆倍数

保险利润来源可以简单分解为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反映获取利差能力,承保业务可进一步分解为“保费-风险支出-运营支出”,其中风险成本包括退保金、已经发生的赔付成本、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等项目,反映对死差的管理能力,运营成本主要包括手续费、佣金、管理费等,反映费差的管理能力。由此,杜邦模型可细化为:

ROE=(已赚保费-风险成本-运营成本+投资收益)/总资产×杠杆倍数

从资产负债角度,根据资源禀赋和定位,可分为“负债驱动型”和“资产驱动型”。“负债驱动型”模式立足承保业务,根据负债端的成本、期限、流动性等特点合理制定资产端的投资策略,以均衡获取死差、费差和利差。“资产驱动型”模式立足投资业务,负债端以提升保费规模为目标,资产端获取高收益,主要依靠利差获益。

观察不同发展模式公司经营特点,我们选取47家寿险公司为样本,用“2015-2019年总负债中保险责任准备金平均占比”衡量负债驱动的程度,该比值越高说明更加依靠负债驱动。将样本公司分为四组:保险责任准备金占比大于70%为“强负债驱动”,介于50%-70%定义为“弱负债驱动”,介于“30%-50%”定义为“弱资产驱动”,小于30%定义为“强资产驱动”。四类公司分别有14、19、11、3家,分别占样本总量30%、40%、24%、6%。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12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13

总体来看,资产规模越大,越依靠负债经营,大中型公司多采用“负债驱动型”模式,盈利能力更强,小型公司采用“资产驱动型”模式。但总体承保利润为负,说明保险,特别是我国寿险公司,主要依赖利差盈利。

“强负债驱动”保险公司具有规模优势,胜在产品销售能力。“强负债驱动”公司70%以上的负债来自保险责任准备金,较为典型的有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等大中型保险公司,专注从事保险业务,保持较高的资产规模和ROE水平。具体来看,强负债驱动组“已赚保费/总资产”为25.8%,高于其他组别,说明获取保费收入的能力较强,但相应的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分别为23.7%和5.1%,压缩承保利润空间,仅为-3.1%,在四组中排名第3,并不突出,投资收益4.4%,维持均衡水平,杠杆倍数在四组中最低。

“弱负债驱动”保险公司各项指标较为均衡,胜在承保利润突出。“弱负债驱动”公司近5年保险责任准备金占负债比重介于50%-70%,典型代表有平安、泰康、阳光以及部分银行系保险公司,多在业务多元化、产业链延伸上有所布局,资产规模和ROE水平排名第2。得益于较高的销售能力和较低的风险成本,承保利润保持-2.7%,是各组排名中最优异的。

“弱资产驱动”保险公司,胜在投资能力和成本控制。“弱资产驱动”公司近5年保险责任准备金占负债比重介于30%-50%,较为典型的有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近5年ROE为-0.09%。承保利润指标为-2.9%,排名第二,主要得益于运营成本较低,仅为3.9%,在四组中表现优异。投资收益指标4.7%,排名第一,投资能力强劲。

“强资产驱动”保险公司,加杠杆较高。“强资产驱动”公司仅30%以下的负债来自保险责任准备金,资产规模仅百亿规模,且均在2010年之后成立,属于小型保险公司。ROE、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指标排名均处在最末,杠杆倍数排名最高,尚未达到最优风险分散化状态,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3.2 负债驱动型

“负债驱动型”本质是经营风险,是保险公司长期恪守的传统。基于负债端的产品策略、期限结构确定资产端的收益、期限目标。主要特点包括,一是产品上,强调长期保障属性,注重控制负债成本;二是渠道上,大力发展代理人渠道;三是投资风格稳健;四是利源上重视死差、费差、利差均衡分布。“负债驱动”并不意味着走老路,保险公司通过在产品、渠道、服务等层面的深耕,依然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3.2.1 平安:大而全的综合金融集团

自1988年创立以来,平安从地方性保险公司成长为世界级综合金融集团。截至2020年,平安集团总资产达9.5万亿,营业收入达1.22万亿,净利润1594亿,在2020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1位。从深耕保险、到金融控股、再到金融科技,步步为营,平安发展战略清晰,逐步构建起大而全的平安生态。

一是深耕保险。保险是平安核心业务,2020年贡献79%的营业收入和69%的净利润;平安寿险市占率14%,仅此于中国人寿,平安产险市占率24%,仅次于中国人保。平安保险成功因素在于:1)产品上,力推长期保障型产品。平安寿险和健康险业务中,死差和费差占比近60%,得益于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高,2020年贡献52%新业务价值,其新业务价值率达96%。2)渠道上,平安最早将代理人制度在中国内地发展壮大,形成人海战术,2020年平安代理人规模105万,虽同比下降12%,但依然贡献82%规模保费,且平安力推寿险改革,未来将从人员规模转向提升代理人质量。3)客户上,聚焦个人业务价值。2020年个人客户数量已达2.18亿,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占归母营运利润88.2%,成为价值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是横向拓展综合金融。据不完全统计,平安旗下金融类企业35家,牌照16种,横跨保险、银行、信托、证券等业态,形成强大的业务协同。产品上以统一的品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渠道上深挖交叉销售价值,客户上最大限度增加粘性,客均合同数2.76个,38%的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多种平安服务。

三是科技生态赋能。平安早在2008年开始探索科技业务,十年间投入500亿,研发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等核心技术,孵化出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等独角兽企业,实现盈利或分拆上市。同时,平安多元化触角延伸至医疗、汽车、智慧城市等生态圈,在此过程中平安收集海量健康医疗数据、打造诊所运营及认证标准,稀缺资源和优势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综合来看,平安的负债驱动特点可概括为“大而全”路线。发展初期,自建代理人渠道,力推长期保障型产品,夯实保险根基。发展壮大后,切入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城市等各个领域,最大化拓展服务场景,再通过综合金融牌照、金融科技赋能,相互渗透、交叉销售,形成“大而全”的金融生态版图。

3.2.2 泰康:深挖养老和医疗产业链

泰康自1996年创立,发展至2019年成为总资产9354亿,营业收入2038.15亿的综合性商业保险集团,净利润218.02亿,2020年世界500强排名第424名。泰康以丰富的寿险经验、卓著的资管能力、创新保险与健康商业模式,在巨头林立的保险行业中成功突围。

一是负债端,立足保险主业。产品方面,泰康将保险产品保障功能与养老、医疗、健康属性相结合,主推分红产品,近三年占比约50%,2019年负债久期约16.37年。渠道方面,代理人约76万人,个险渠道占比73%,同时泰康在线作为互联网财险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直销渠道。经过多年发展,泰康人寿2020年保费达到1439.6亿元,市占率约4.3%,为第七大寿险公司。

二是资产端,资产管理能力卓著。2019年泰康总投资资产8,125.42 亿元,资产久期为7.23年,旗下保险资管公司泰康资产专注寿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投资,2019年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超1.7万亿元,集团委托和第三方委托分别占44%和56%,成立以来泰康人寿投资收益率超8%,位居行业前列。投资策略灵活广泛,涵盖基础设施、资金渠道、一级市场策略、二级市场策略,以及独立的信用评级体系保驾护航。

三是重资打造医养产业链。泰康医养板块着力打造“医养康宁”四位一体的产业链,创新设计保险直接赔付方案,将保险与医养服务深度绑定。一是通过自建、投资、合作的方式渗透医疗健康领域;二是泰康作为保监会首批养老社区投资试点,创立了泰康之家养老品牌,重资产自建养老社区;三是创立国内首家一站式互联网殡葬服务平台爱佑汇,开创“殡葬+互联网”产品。截至2019年,泰康医疗及养老社区运营收入34.84亿元。

如果说平安走的是大而全的综合经营发展之路,占尽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泰康走的则是产业链闭环模式,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典范。瞄准长寿时代“医养”产业链,将保险需求渗透至“摇篮到坟墓”各个环节,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提高客户粘性和附加价值。

3.3 资产驱动型

“资产驱动型”本质上是获取利差,做大投资规模、做高投资收益,吸引客户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对比“负债驱动型”发展模式,无论是自建代理人渠道还是建立独特生态,往往面临巨大的前期投入和漫长的时间等待,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倾向于“资产驱动型”路径,实现快速超车。主要特点:一是产品以万能险等投资性产品为主,成本高、支出刚性;二是渠道上多以银保渠道为主;三是投资端保持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四是利差独大。

3.3.1 安邦:“资产驱动型”激进扩张之路

安邦保险成立于2004年,从单一财险到保险集团,2016年资产规模逼近3万亿,保费翻500倍。短短几年安邦人寿跻身便前三大险企,一度成为保险黑马,正是将“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发挥到极致。

一是负债端依靠投资型产品扩大规模。产品设计上,安邦系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强投资、弱保障”特征明显,2012-2014年“保护储金及投资款”在负债中占比85%以上,承诺高收益吸引投资者。渠道上,利用银行销售网快速渗透做大规模,银保渠道占比达80%-90%。负债成本在5%-7%区间,支撑起2万亿保险负债。

二是资产端风格激进。一方面,安邦低价控股并购海外资产,并购金额达2000亿人民币,快速实现扩张;另一方面,精准巧妙举牌上市公司获得靓丽投资收益,先后举牌或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的上市公司达38家,市值达2506亿。得益于高超投融资财技,安邦维持27%高ROE,远高同行业,进而吸引负债端获得更多资金。

三是权益端挪用保费补充资本金。当自有资本无力支撑扩张步伐时,安邦不惜违规设计产品、超额度销售,甚至挪用保费虚假出资,出资11亿撬动619亿注册资本。酿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最终被接管、解散。

安邦模式的兴起,看似找到了“资产驱动负债”的捷径,但实则埋下重大隐患,既有公司战略违背行业发展规律等内部问题,也充分暴露了我国当时市场环境的脆弱和监管不足,宣告了现阶段此类模式在我国市场的终结。但这条路是否真的走不通呢?也并非如此。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给出了一个范本。

3.3.2 伯克希尔:行稳致远,资产与负债有效联动

巴菲特自1965年执掌伯克希尔,将这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改造为保险集团,主营车险、再保险,利用大量成本低廉的浮存金投向股票和实体企业,以滚雪球的方式实现了巨大的财富积累。目前伯克希尔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旗下子公司涉及保险、铁路、能源、制造业、零售业等众多行业,2020年位居世界500强第14位,成为世界顶级投资集团。

一是负债端,保险提供充足极低成本的杠杆资金,运营稳健。伯克希尔保险业务主要涉及车险和再保险,规模跻身全球前20。严格控制负债成本,浮存金成本为负,浮存金高达1227亿美元,且成本为负,以保守财务杠杆和充足现金储备防风险。

二是资产端,坚守“护城河”与“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理念,形成稳健的投资风格。巴菲特以企业内在价值为核心,看重护城河和管理层诚信,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吉列刀片等优质企业,对垃圾资产避而远之,对产业整合也不感兴趣,踏踏实实的做实业。

巴菲特“资产驱动模式”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美国国运红利和成熟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而且得益于深知能力边界,拒绝盲目扩张,无论是股票还是实业,自身现金流良好,真正形成了投资活动与承保活动有效联动、资产负债有效匹配。

4 趋势和展望

面向中长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变化、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对外开放竞争压力,中国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4.1 需求端:三大需求支持,保险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保险具有风险保障、资产配置、金融服务等多重属性。总体来看,经过多年深耕,中国保险深度(保费/GDP)从1994年0.77%提升至2020年4.45%,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从31.55元提高至2019年3051元,但仍低于全球平均保险深度7.0%和790美元保险密度水平,在众多领域保险消费存在缺口。

风险保障需求与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体系息息相关。截至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1%,联合国预测2030年左右将超过25%,居民养老压力成为“灰犀牛”。目前居民养老主要依靠社保,第三支柱商业养老发展不足。根据恒大研究院《中国财政报告2019》测算,2018年养老金缺口达4504亿元。同时,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从2000年的72%下降至2017年40%,低于世界银行提出70%替代率水平,意味着退休后收入远不及退休前收入水平。第三支柱养老金融需求广阔。

资产配置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财富积累影响。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和保险深度呈“S曲线”,人均GDP在1万美元时,保险深度快速提升。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人群崛起,财富管理和配置需求旺盛,保险作为金融投资、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服务需求受益于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随着消费升级、新经济蓬勃发展,居民从单一金融产品向多元服务、产业链延伸。例如居民健康意识加强,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保险+健康、保险+医疗等差异化服务模式迎来快速发展。在新兴领域,随着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如何满足创新场景和需求,仍是未被充分挖掘的蓝海。

任泽平股市最新相关消息:202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从高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14

4.2 负债端: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挖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专业化转变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近年来政策纠偏,国内保险公司告别高速增长、规模扩张的阶段,转向产品、客户、服务等价值挖掘。在坚持“保险姓保”的基础上,从同质化产品销售、价格竞争向差异化、专业化转变,结合服务场景、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大型保险公司向全面化、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发展,构建自身生态和流量入口。中小保险公司专注细分客户和领域,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爆款产品,探索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发展之路。

4.3 资产端:险资配置将发挥长期性、稳定性优势,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险资长期性、稳健性与经济高发展需求不谋而合。一方面,长期利率趋势性下行,加大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已经构成险资配置最大挑战。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呼吁引入长期资本。

未来我国保险投资或将呈现三方面趋势:一是加大长久期债券配置力度,随着全球利率水平持续走低,债券投资收益压力加大,险资发挥期限优势赚取流动性溢价将是未来债券投资的重要方向;二是在合规基础上,资产配置将更趋多元化,随着监管对于险资投资范围逐步放开,权益投资、REITs等领域投资机会将有望扩大;三是另类资产在保险配置中的比例将会继续上升,在传统投资资产不确定性增加、超额收益获取难背景下,长期资金或将继续加大配置低流动性、高收益的另类资产,尤其是资本占用率较低的不动产和基建项目,未来仍将是保险资产配置的重点领域。

4.4 技术端:金融科技与保险业务融合性高,或重塑核心价值链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并与保险业务深度融合。2020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中,保险科技投资占9%,是仅次于支付的第二大金融科技应用领域。我国保险科技发展迅速。根据《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0》,2019 年中国保险机构的科技投入达 319 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到534亿。头部保险企业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科技布局不断加速,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传统大型保险机构,均将“保险+科技”提到战略高度。众安在线、泰康在线深耕互联网保险,蚂蚁保险、腾讯微保等切入相互保险、保险销售等细分领域,成为保险市场不可忽视的后起之秀。

保险科技渗透至产品设计、销售、投保核保、理赔等环节。1)产品设计方面,保险科技可以实现精准差异化定价。如车险收集驾驶习惯大数据,准确评估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风险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保费级别,提升风险定价能力。2)渠道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主要技术,对客户进行360度精准画像,实现客户群精准定位,武装代理人技能,提供定制化保险方案。3)投保与核保环节,实现流程智能化,电子保单与自动核保的应用帮助降本增效。4)理赔与售后,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显著提高理赔效率、实现理赔反欺诈、提升客户体验。

关键字: 趋势证券债券投资收
来源:任泽平 编辑:零点财经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