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是不少人脱贫致富的途径。然而,这些看似不用操心的设备却离不开远程运维平台的精心呵护。
“你看,设备的输出功率是平稳的,且在正常范围内,这说明光伏发电设备在正常、安全运行。”8月18日,在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打开由该公司研发、被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北省数字化车间”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运维平台,该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工程部经理刘少帅向记者介绍。
该平台基于云数据中心打造,通过互联网采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时运行数据、运行工况,根据综合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它还通过深入数据挖掘,实现智能分析及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并为行业分析、增值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自2015年投用以来,该平台用户数量到现在已经达到2万。对每套设备,平台采集的数据点为100个左右,从电压、功率等各个方面对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刘少帅介绍,平台主要采集逆变器、电能表、环境监测仪、空气能热泵等设备的实时数据,且平台投用之初就实现了空气能热泵的远程启动、停止和温度设定等功能。
科林电气也为用户开发了终端程序,让用户可以在手机、电脑上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由于用户众多,充分考虑了大量数据接入、大量用户访问的并发性、处理效率等多方面问题,平台在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充分权衡后,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设计,可动态增加业务应用而不影响已有应用。
谈起该项目研发原因,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常生强介绍,早期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采用的是就地监控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维护人员驻守在现场,通过不断查看监控设备来了解电站运行情况。发现情况后再采取相应措施,查看运行参数和修改控制参数都是通过手动操作来完成。
这样的方式实际上造成了发电设备缺乏有效监控,身在异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了解现场发电状况,解决问题不及时,导致电站发电量下降。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订单生产物流管理系统,急需的零部件也可能得不到补充,引发进一步增加成本,甚至维修不彻底等问题。
“从最初的人工巡检到之后的光伏局域网监控,再到当前我们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运维平台,光伏监控系统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常生强表示。
现在的远程运维平台优势显而易见。在这个平台上,即使微小的问题,他们也能发现并及时处理。
有一次,他们发现远在浙江省的一套用户设备发电指标出现波动,于是打电话对用户进行询问。经过提醒,该用户想起家人在光伏板上晾晒了少量蔬菜。移除这些物品后,该设备的发电指标又显示为正常。
因为光伏板组件长期存放在室外,时间长了会落满灰尘,发电效率会受到影响。通过查看发电效率数据,科林电气工作人员也能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并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进行清理。
一旦发现需要人工维修的故障,运维平台会立即启动故障报修抢单功能,把电站运维工作分配给运维工程师,有效降低电站运维周期、施工费用,提高发电收益。同时,智能化生产、流程化管理子系统会把订单物料管理与生产挂钩,实现流程化管理、智能化生产,满足供货、备货需求。维修过程还会采用自动化扫描物料登记方式,保证每一块物料均登记注册,方便日后维修管理。
在维修过程中,科林电气工作人员注意到: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分散,且距离较远,这给现场施工及售后维护管理造成了极大不便,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科林电气对该平台进行了升级。此次升级后,平台具备了远程配置参数、升级程序、重启设备等功能,减少了60%人工到达现场维修次数。
“下一步,以分布式光伏发电远程运维平台为基础,我们将打造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新平台把组件商家、代理商、消费者、国家电网公司等联系到一起,打破各行业之间的界限,形成综合能源生态圈。”常生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