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领域“响当当”的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控技术”),成为科创板赛道的最新角逐者。上交所3月25日晚间披露,中控技术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至此,科创板受理企业已达到218家。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中控技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业务起点,逐步发展成为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赋能用户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深耕行业多年,公司逐步突破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并成功投入产业化应用,从而打破了我国高可靠、大规模控制系统一直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据睿工业统计,2018年度,中控技术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4.7%,连续八年蝉联第一,其中在化工领域的市占率高达40.3%。“在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的“自我介绍”底气十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256项专利和3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控技术此次拟募资16.07亿元,投向新一代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智能化工业软件研发及产业化、年产20万台高精度压力变送器、年产10万台/套智能控制阀、自动化管家5S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多个项目。公司表示,未来将加快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完成从服务于“工业3.0”到“工业3.0+工业4.0”的战略转型。
一只脚正踏出技术迭代的探索步伐,另一只脚则迈上了IPO的资本征程。申报稿显示,中控技术此次选择了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4.84亿元、17.15亿元、21.33亿元和16.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05.6万元、1.63亿元、2.85亿元和2.18亿元。
稳健经营的背后,是一长串星光熠熠的客户名单: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核集团等重磅央企,“长居”中控技术的前五大客户。据介绍,公司主要面向化工、石化、电力等为主的流程工业下游客户,销售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品及解决方案。
年年稳摘第一大客户桂冠的中石化,并不只想做个“买家”。去年9月,中石化资本战略投资中控技术,以4.95%的持股比例跻身公司第四大股东。同一页股东榜上,还有正泰电器、英特尔研发两位“大咖”,二者持股比例分别达8.26%和4.95%。业务合作之上,再以股权相绑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前进的道路上,中控技术集结起一批强大的“亲友团” 。
谈及中控技术,褚健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尽管褚健在“台前”仅担任战略顾问,但从股权结构来看,其合计控制公司发行上市前总股本的25.3%,为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中控技术若能登陆科创板,在“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知名科学家”、“前浙大副校长”标签之外,褚健的身份有望加上新的元素。
据申报稿介绍,褚健生于1963年,1978年至1989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浙江大学,历任浙江大学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现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曾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1993年的初夏,我很年轻,接受我访问的这个人也很年轻,我们坐在浙江大学的大草坪上,相谈甚欢,彼时,青春如白云苍狗,翻卷无度。”当时还是新华社记者的吴晓波,曾在采访褚健后写下轰动一时的《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划算吗?》的特写报道。
如今,中控技术正式向资本市场进军,似在以实际行动作答:何不在科技和经济之间架起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