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猪肉馅多少钱啊?”“17块一斤。”“还是有点贵呀!”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中秋节假日期间在某超市购买食物时,依旧听到这样的感叹。事实上,近段时间猪肉的价格颇为受到大众的关注,而国家层面亦对此高度重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是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这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毕竟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因此,发展生猪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正如《意见》所指出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但产业布局不合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地方忽视甚至限制养猪业发展,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和猪价大幅波动时有发生。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暴露,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下降较多,产能明显下滑,稳产保供压力较大。
对此,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说,本轮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上涨,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非洲猪瘟疫情是重要因素。为此,中央财政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疫情防控。
他表示,疫情发生后,中央财政及时将非洲猪瘟纳入强制扑杀补助范围,并将补助标准暂由800元/头提高到1200元/头。安排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地方开展生猪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车辆监管等防控相关工作。完善了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
《意见》中也同样提出,将会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比如,进一步压实政府、部门和生猪产业各环节从业者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监管等现行有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反弹,增强养殖信心。再比如,坚持疫情日报告制度,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瞒报、迟报疫情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从严追责问责。
虽说此次猪肉价格上涨,非洲猪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可否认,如果我国自身猪肉生产产业稳定,就算有外部因素冲击,也会很快调整完毕。所以,可以稳定生猪生产才是长久之计。
也正是意识到这样的现况,《意见》将稳定当前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例如,在促进生产加快恢复方面,“将启动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对2020年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异地重建给予一次性补助。”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说。
在规范禁养区划定与管理方面,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指出,生态环境部将联合农业农村部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绝不能打着环保的旗号,借改善环境质量之名,随意扩大禁养区的范围”。同时,将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针对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和限制散养户等违法违规的问题进行排查,全面核实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情况。
此外,《意见》还表明,将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生猪主产区支持力度、加快屠宰行业提挡升级、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稳定猪肉生产产业,相信,吃到物美价廉的猪肉就不会太远。
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所说,针对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明显下滑,猪肉供应相对偏紧的问题,《意见》从促进生产、加快恢复、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种猪、仔猪及生猪产品有序调运,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相关部门都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调动养殖场户的积极性、促进增养补栏和保障猪肉市场的供给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等这些政策见效以后,平复猪肉价格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于康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