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影视产业 相关影视概念股一览 走在浙江中部的横店镇上,上下五千年,一步一穿越,甲胄未卸的将士与衣着时髦的游客同框的场景司空见惯。每天近5万游客蜂拥至此,每年近300个剧组在此拍摄。
A股纯影视类上市公司共有8家,注册地在浙江的上市公司超过一半。日前横店影视IPO获通过,为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快速发展的最新案例。
政策支持影视产业见成效
走在浙江中部的横店镇上,上下五千年,一步一穿越,甲胄未卸的将士与衣着时髦的游客同框的场景司空见惯。每天近5万游客蜂拥至此,每年近300个剧组在此拍摄。
横店,名不见经传的工业小镇如今早已闻名遐迩,30多个外景基地和主题公园,35座室内高科技电影棚,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80多亿元。
近日,浙江出台《加快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0年,力争把浙江打造成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影视产业规模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浙江推动全省影视产业基地联盟建设,包括浙江电影科技城、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国际影视中心、象山影视城、西溪创意产业园、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平台和项目建设。
一大批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重大文化精品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捉妖记》、《大圣归来》、《虎妈猫爸》、《欢乐颂》等人气大片都是浙江出品。
每一部精品背后是给力的产业和平台的支撑。
以影视业为例,2015年,浙江省的电视剧、动画片、电影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位,每年生产电影60多部,约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电视剧3000多集,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动画片2.5万分钟,约占全国的22%;拥有影视制作机构2100多家,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华策影视(11.43 +0.62%)将9000余小时版权的影视内容送出国门,翻翻动漫在日本东京建立了良筑良作日本分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02.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5.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
今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期间,成交项目金额和现场销售额达到历届最高的153.28亿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形成活跃的文化市场,来自浙江的文化产品,早已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文化产业掘金“万亿”蛋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商业模式带来深刻变革。
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网络剧、互联网娱乐、动漫、游戏等,在浙江文化产业的版图上,新兴文化业态笔笔都是浓墨重彩。杭州数字出版基地集聚数字出版企业近200家,实现营收80多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华数三大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全面建成。
2017年初,浙江省提出打造“八大万亿产业”,文化产业位列其中。
根据《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8%以上,高达1.6万亿元的预估总产出令人惊叹。浙江人用文化的筋骨支起产业的羽翼,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新使命。
文化产业已成为浙江省支柱性产业。201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249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81%。2017年发布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佐证了浙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
2017年,浙江文化企业入选榜单的总数创历史新高。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5家浙江文化企业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提名奖。值得注意的是,浙报传媒(已更名为“浙数文化”)是唯一入选的报业集团。
截至2016年,浙江已有36家上市文化企业,80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这些企业横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和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浙江的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特色加快形成。数据显示,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056.0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90亿元,年均增长18%。
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咪咕数媒),汇聚超过46万种正版图书内容,全站图书都可以使用“看听结合”功能,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咪咕数媒已覆盖近5亿用户,年收入超65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在文娱领域布局近10年。去年,阿里巴巴建立了文娱集团,计划募集超百亿元基金,在文娱领域开启“买买买”模式。这意味着阿里的“大文娱”将成为继电商、云计算之后的重要业务。
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其中,宋城演艺在三亚、九寨沟等地打造的“千古情”系列落地开花。
浙江文化产业站在风口,将文化元素不断融入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