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到底是经济入冬?还是新周期开始
作者:齐俊杰看财经
今年以来,关于经济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现在我们处于新周期的起点上,未来经济转型,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内生性动力,理由是欧美经济向好,我们自身库存已经基本出清,金融去杠杆也取得明显效果,未来经济增长将轻装上阵。但也有悲观的经济学家,他们拿出了数据,人口红利结束,城市化进程放缓。房价高企,在主动调控的大前提下,楼市销售必然下滑。整个经济投资拉动力减弱。再加上未来经济市场利率上行,以及冬季里环保风暴将更加严格。整个经济的冬天就要来临。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这个很好判断,但经济的周期,大家却往往争论不休,到底未来是什么季节,这将决定我们的投资策略,那么我们不妨也加入这个讨论,看看到底未来经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搞清楚经济增长的链条里面,领先因素是什么?是投资吗?肯定不是,投资总是被动的跟随经济而调整,经济增长的领先因素一定是消费,也就是老百姓花钱的意愿,有了消费,才能给企业带来业绩,业绩提升才会影响社会投资,增加就业,提升股票价格。而就业的那个分支又会反作用于工资,工资提升再刺激消费。这里面影响这个链条的因素还有两个一个是利率,一个是通胀。
其次,利率上行,这是必然发生的。未来欧美相继退出QE政策,基准利率提升,将会推升欧美主要经济的市场利率,在资金的争夺中,欧美的竞争力加强,那么必然导致国内资金外流冲动,这里可以限制,但正规渠道的资金你是不能限制的,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元指数升的最猛的阶段,国内的市场利率也是大幅上升,去年10月,国开债利率从3%生生拉升到了3.7%,2-3个月涨了20%,让债市哀鸿遍野。这就是资本争夺战的表现。未来美元还会不会走强呢?非常有可能!我们唯一的帮手就是欧洲,如果欧洲不给力的话,美元一定会走强。之前大家预期欧洲也跟随退出QE,但是最后临门一脚,欧洲央行并没有提高利率,这给了美元反弹的动力。如果未来美国的税改通过,继续加息缩表,经济向好。不排除美元指数再来一次冲击100的加速跑。
第三,既然市场利率上行不可避免,那么社会资金成本也就必然提升,央行加不加息,大家的借钱利息都已经上去了。存钱利息上不去,最后就是大家伙手里的钱越来越少,经济活动被抑制,消费开始减少,从而影响生产制造,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最后反应在企业利润下滑上面,再影响就业、收入和股票市场。反作用于消费上面。
所以这么看,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总体平稳,但利率的这个因素是明显的利空,对于未来工业企业利润来说,可能是个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另外,我们也看到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三季度报的时候发现,工业城市天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业下滑。跟我们主动的限产有关。那么未来限产会不会放松呢?至少冬天这半年不会,冬天是最容易雾霾的季节,所以这半年只能限产更加严格而不会放松,未来不光是高耗能企业限产,今天的新闻显示,28个城市已经对制药企业下手了,未来可能很多药厂也要被停产限产。所以,可以预见,这种老工业仍将被限制下去,最困难的时刻可能还没有出现。
但传统工业困难,能说经济就悲观吗?就拿天津为例,工业受影响的同时,服务业仍在扩张,而全国范围来看,新经济也是表现优异,我们常说的,华为、腾讯、阿里,这些企业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利润,而白领的就业市场上,也是收入节节攀升。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薪酬,如今在一线城市平均工资已经破万。而城市居民的购买力,从双十一就能看出来,肯定一点都不弱。估计今年仍然会刷新纪录。
所以,综合来看,判断整体经济是寒冬还是新周期,肯定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我们的经济现在正在结构调整,经济的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工业肯定会越来越差,这正是我们主动要看到的,谁都知道高耗能高污染的危害,也都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了,谁也都知道房地产驱动经济的模式也已经走到尽头,所以必须主动改变,而改变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高科技的制造、服务业来替代传统的钢筋水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目前正在减速换挡,说是新周期可能为时尚早,但至少是冲着那个方向在做了。
从普通人来说,你在什么行业,决定了你对于经济的感受,比如你在腾讯,据说王者农药的团队能发100多个月的年终奖季度奖,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基本都是涨薪招聘的,之前有校招人工智能的岗位,竟然毕业生就能给到年薪30万以上,对这些人来说,哪里是经济寒冬,简直就是热的发烫。而在经济的另一端,那些被限产的钢铁、化工、水泥等企业来说,收入可能锐减到一半不到,有些人干脆丢了饭碗,所以他们已经不是寒冬将至,而是三九严寒了。
有人说今年干什么都不好干,这可能是你只在传统经济模式中思考得到的结果,今年很赚钱的企业也有不少,所以顺势而为才最重要。投资也是如此,如果都这样了,您还去投资传统的工业品制造企业,或者是上游的钢铁水泥化工,那么肯定是难有好结果的,下游的高科技和新经济,才是未来经济的驱动力,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在总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未来不是谁的产量高谁就业绩好,而是谁能整合社会效率,谁才是经济的驱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