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超(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投资咨询号:Z0019474)
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会造成非美国家的外储流失、本币贬值,而加息周期后的降息周期,亦会对别国政策及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诸如80年代的拉美、90年代的日本、97年后的东南亚各国,本文从美元周期的视角出发,来分析美国究竟是如何通过美元周期来渡过国内危机以及影响别国。
一、美元就是美国的“白手套”,美元信用是其核心
美国一直在致力于确立美元信用,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后来的90年代开始的石油美元架构,美元信用的形成背后是其国际政局、军事霸权、国际结算及科技地位的体现。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所采用的基本都是“双赤字”,在这样的模式下,美国先通过加息增强美元信用,吸引跨国资本回流,且美国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主要贸易对手获得了大量美元债务,此时,美国通过降息等手段促使美元贬值,美国即可受益。此外,美国所主导的“逆全球化”往往会造成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抬升,在“比烂”的体系中,美元信用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二、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美元周期的影响难以一蹴而就,往往配合着其他手段
以80-90年代的日本为例,美国主导的美元周期始于70年代的通胀危机,与此同时日本威胁论兴起,美国便连续发动了多轮贸易战,涵盖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诸多领域。在80年代后,里根采用“双赤字”模式发展经济,寻求弱美元,美国则联合多方施压,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等,让日本干预外汇市场及扩大内需,使得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有序下调,即日元被迫升值。
与此同时,因为大规模的刺激政策的实施及金融管制的放松,日本国内资产泡沫迅速催生,其国内地产价格及股市均大幅上涨。到了80年代末期,美国的新一轮加息,便成了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时美国因通胀抬头,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息进程,从1988年的3月加息到1989年的5月,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利率高点仅次于84年。日本则不得不跟随采取货币紧缩,但到此时日本积累的问题已经太多了,泡沫也到达了顶峰,终被戳破。
三、对于缺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国家,美元周期的影响更为直接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就是金融错配,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经济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实现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出口亦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海外资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推行高利率政策,这就导致了大量海外资本涌入。但高速增长是以债务的快速累积为代价的,信贷缺口持续走高,且债务扩张更多集中在短期外债。此外,东南亚各国的外汇储备普遍不足,均面临着“资不抵债”的风险。更为致命的是这部分国家所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却在不断扩大金融自由化,取消资本管制。美国通过后续的强美元政策,轻而易举便完成了“收割”。
综上,美元一直都是美国所依仗的手段,配合着“双赤字”的经济刺激,美国通过加息及降息来调节美元强弱周期,同时通过一些逆全球化的手段,来渡过国内危机以及维护其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