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看股市]打造航母级券商走向国际市场的国内券商会成为国际“韭菜”吗?
近日,证监会在答复《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确保金融安全的提案》时表示,将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促进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证监会推出了六大举措,包括多渠道充实证券公司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强合规风险管控等。而在充实证券公司资本方面,证监会积极支持证券公司在境内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同时,证监会还积极支持各类国有资本通过认购优先股、普通股、可转债、次级债等方式注资证券公司,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基于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安排,证监会明确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12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因此,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关门“吃独食”、安享太平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从明年12月1日起,国内券商就要面临着外资控股券商以及外资独资券商的同台竞争。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券商确实需要有危机意识,国内券商不仅要迎接国外券商来到中国,而且国内券商也需要走向国际舞台,去与国外券商同台竞争。所以,打造航母级券商,既有必要性,同时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但打造航母级券商仅仅只是做大规模是不够的,船舶做得再大那也只是船舶而已,航母不同于船舶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大,更在于航母所具有的战斗力。因此要打造航母级券商,除了做大规模之外,关键在于做强 ,提高券商的竞争力
从证监会推出的六大举措来看,显然是有利于推动券商做大的。不论是业内市场化的并购,还是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以及鼓励国资认购券商的优先股、普通股、可转债、次级债等,这都是做大券商的实质性安排。但如何做强券商,提高券商的竞争力,这还是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实际上,国内券商普遍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券商主要靠天吃饭。一是靠行情吃饭,股市有行情,券商才有饭吃;而行情低迷,券商也就只能减薪减员过日子了。二是靠政策吃饭,靠IPO、再融资以及并购重组吃饭。IPO多发几家,券商多拿点保荐费、承销费,券商的饭才能吃得香,IPO放缓或暂停,券商就只能过苦日子了。
从国际市场来看,国内券商参与度极低。以券商保荐承销为例,最近数年,国内企业没少到境外市场上市,但这些到境外上市的企业,其保荐机构与承销商基本上都是境外券商,国内券商能在后面挂个名,从中分一杯羹,那就是不错的了,而且这样的国内券商数量也非常少。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国内券商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因此,要打造航母级券商,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国内券商的竞争力。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放弃对券商的“父爱”与“保护”。国内券商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其大股东基本上都是国资,民营券商极少。所以,券商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父爱”与“保护”。比如,券商之间打起了佣金战,管理部门就会干预,叫停佣金战,让券商达成利益平衡。又比如,让券商都上市,把券商发展中的一些风险都转移到市场上来,让投资者做券商的保护伞。而这种“父爱”与保护显然是不利于券商做强的。
不仅如此,要提商券商的竞争力,国内市场的某些政策也需要放弃与完善,A股市场的产品创新也需要跟上。比如,现行政策规定,从业人员不能炒股。既然从业人员不能炒股,这又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财能力呢?而如果没有理财能力又如何提高券商的理财能力,以及指导投资者投资理财呢?又比如,A股市场没有做空机制,没有个股期权,没有各种衍生品,这在国际市场却是很常见的。如果国内券商不能熟练掌握这些产品,冒然走向国际市场,恐怕只能是充当国际“韭菜”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