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较的收盘价
在分析中我们常用的股价有这么几个: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不过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收盘价,因为它对市场的影响最大。对于一直在揣摩市场意图的主力来说自然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收盘价也是重中之重。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主力似乎很不在乎收盘价,这一点就值得关注了。
某股近期有主力资金在运作,股价走势强于大盘,图3-4-1和图3-4-2是两种收盘情况。
先分析图3-4-1。
其特点是下档接单都在3位数或以上,但上档挂单却是两位数甚至只有1位数,收盘价停留在买①的价位,为9.21元,当天共成交300多万股。
大致计算一下,上档的卖出挂单一共是126手。如果将收盘价推升到9.30元的话这些挂单是要吃进来的,再加上动态抛出来的一些筹码,最多不会超过3万股。因此在最多增加不超过3万股的情况下收盘价可以推升近一个百分点,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然而现在主力操盘手却没有做这笔买卖。
特别说明:现在深市是以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的方式确定收盘价,而沪市是最后一分钟的均价,因此在深市做收盘价代价要大一些。不过可以利用一些合理的规则,比如在临近收市的时刻再做,或者在开始的时候压低一些价格等等,这样代价就会小很多,而且还可以在最高价的地方挂一些大单子,当然最后的买单也要大一些以确保高价位收盘。
回到本案例,我们可以设想有多种可能性。
可能性①:主力没有资金。
可能性②:主力害怕会有更多的抛盘出来。
可能性③:主力怕被市场看出来。
可能性④:主力对目前价位收盘已经很满意。
任何一个主力也不会诘据到连买进300手的资金都没有的地步,所以以后我们始终可以排除可能性①。
根据“小单真实性”的原则,下档的市场接单也应该是像卖出的挂单那样以小单为主,但现在上下挂单数量严重失衡,毫无对称性可言,所以这么多的挂单其中大部分应该是主力所为。既然主力挂出来就有可能成交,至少在买①和买②是很容易成交的,这就表明主力并不怕更多的抛盘,这样我们就可以排除可能性②。
既然很多挂单是主力干的,也就是说主力已经进场干预股价,所以就不存在主力怕市场看出来的可能,因此我们排除可能性③。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可能性④。
既然主力对买①这个价位已经满意,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増加一些筹码而推升收盘价。
这是一个初步的结论,有时候通过这个结论我们还会有一些另外的发现,姑且称之为推论。
从下档的接单来看,主力是希望当天的收盘价收在9.21元左右就可以了,不过主力是完全有能力继续推升股价的,只是选择了放弃而已,这又是为什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目前的价位离主力运作的最终价位还有不小的空间。
~价位是主力是否要全身而退的重要因素。如果到了全身而退的价位时主力是会非常在乎收盘价的,因为这个时候需要市场的接单进场承接。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主力不在乎收盘价就表明主力的目标价位还远没有到。
如果急吼吼地操控收盘价反而会有可能是主力想出货。
既然主力已经告诉了我们股价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主力最终的目标位是多少,但至少现在我们不用很着急地筹划卖出,甚至还可以考虑继续加仓。
与图3-4-1唯一不同的是在卖①的价位上有4位数的大卖单挂着,这张卖①的大挂单值得研究。
由于卖①与买①只是一分钱的差异,所以这张大卖单可以被认定为不是真正想成交的单子,也就是非市场自然挂单,这种挂单只有主力才会去挂。
除去那张大卖单之后情况就与前面的图3-4-1—样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到与上面相同的结论,不过由于多了这张大卖单所以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一些信息。
前面的案例分析显示主力希望收盘收在9.21元左右,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收盘价高于9.21元,因为上档没有大的挂单,市场有可能自己就把收盘价推上去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一些差异,因为在卖①上面有一张大单,所以收盘价是不可能高于卖①9.22元的价位的,因此主力希望的收盘价就是9.21元或者9.22元。另外由于卖①的挂单也同样有可能被市场干掉或部分干掉,所以主力是有减仓意愿的,这样我们就知道股价已经远离主力的成本区了。前面我们只知道主力还没有考虑全身而退但不知道是否己经脱离了建仓成本区,现在的情况说明尽管主力离最终的目标位还有距离但已经远离r建仓区。显然多了一张挂单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提示。
从结果来说,主力不计较收盘价对于市场应该是一颗定心丸,尽管不在主力的建仓区但离目标区还比较远,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也就是说如果主力很计较收盘价则不一定表示股价就将见顶或者主力还在建仓区,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有时候主力在推升股价的过程中也非常计较收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