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再添新员。上海科创板和北交所的设立,充分证明国家对科技进步的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北京之幸,更是民族之幸。
但是,兴奋之余,作为具体执行者的交易所管理者必须头脑清醒:北交所应当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摇篮,而不是恶炒成风的“赌场”。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主要是北交所的前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设立之初,确实存在一种“疯狂”状态。
仅就交易层面而言,股转系统和交易所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公司股份是否可以“小份额、标准化”交易;第二,在交易时间之内,是否可以连续竞价交易。一般而言,股转系统中的公司股份基本属于“一次性批量转让”,而且是非连续交易;交易所一般会以100股作为一个交易手,进行连续转让交易。
如此规则差异,导致股转系统只适宜机构参与。当年,大量证券商以做市商的身份买下一批股份,然后再以标准手或小包装的方式出售给散户投资者。这样做,市场的活跃度的确大大增加了,但市场乱象也随之而来。比如,一些证券经营者根本没有足够的股份,却超额出售股份,使这样的股份分包出售方式变成了非法集资手段。
任何一家交易市场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市场是活跃的。一来,交易不活跃则交易场所就没有收入,就会亏损,而且服务也会越来越差,恶性循环;二来,交易不活跃将使好公司失去在此上市的兴趣,投资者更会弃之而去。那一个金融交易市场又该靠怎样的方式使之活跃?是不是必须依托散户大量进入才会活跃?这个问题,未来依然是摆在北交所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应当说,北交所作为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可能更适合合格投资者,不适宜大量散户进入交易。其实,配合做市商交易制度,北交所更应当成为一个较为地道的“机构交易市场”,更适宜打造一大批规模在10亿到30亿的小型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从事这里的股票交易。
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越是小公司股份的交易市场,机构投资者越占主导地位。原因很简单,发达市场一般认为,只有专业机构投资者,才有能力分辨那些“精专特新”小公司的技术前景和市场价值,同时也能通过组合投资去充分分散投资风险。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北京证券交易所应该戒除“为活跃市场而拉散户入市”的陋习,让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桥归桥、路归路,呈现出各具异彩的鲜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