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市名家>钮文新> [钮文新谈股市]为什么此时此刻要严打上市公司造假?——股市“大扫除”下的投资忌讳

[钮文新谈股市]为什么此时此刻要严打上市公司造假?——股市“大扫除”下的投资忌讳

2020-05-06 22:40:17  来源:钮文新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7分钟的时间

[钮文新谈股市]为什么此时此刻要严打上市公司造假?——股市“大扫除”下的投资忌讳

时间:2020-05-06 22:40:17  来源:钮文新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把上述三段话连起来读我们会发现:从4月7日到4月15日再到5月4日,从“坚决打击”到“从重处理”再到“零容忍”,国务院金融委连续3次会议针对资本市场中造假行为,而且态度一次更比一次严厉。纵观中国股市历史,中央政府最高金融决策层如此连续、高频、严厉地针对股市提出要求,这还是第一次。

何以如此?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必然选择。按照时间表,今年4月1日是中国金融扩大开放的里程碑。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一系列外资独资的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开放项目早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而目前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野村、瑞银等国际金融巨头也陆续获得中国资本市场经营权。

[钮文新谈股市]为什么此时此刻要严打上市公司造假?——股市“大扫除”下的投资忌讳

这些机构投资者或经纪商,它们更愿意在中国资本市场做空?还是做多?毫无疑问,这取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品质、及其品质的真实性。包括最近轰动一时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等一系列做空案例显示,但凡上市公司造假,早晚遭遇做空。尤其是资本市场开放后,各种做空“专业户”每时每刻都在虎视眈眈,容不得你辩驳,容不得你缓冲,一旦造假被做实,公司很难再有活下去的机会。历史上,美国“安然事件”不就是一个巨无霸式的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而轰然倒塌?

绝不能“一颗老鼠屎毁掉一锅粥”,A股市场如果不能彻底根除“财务造假”的恶习,不能大幅提高市场透明度、洁净度,那资本市场的开放势必招致国际投资者“A股市场做空偏重于做多的习惯”,显然这对A股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是致命的伤害。所以,开放逼迫中国金融最高决策者痛下狠手,大力度、大规模清理造假,尤其需要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这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当然,造假还体现在操纵市场价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看到,以市场技术手段构建“虚假技术走势的图形”,同样应被视作造假之列。

另外,股市最讨厌的就是“泡沫”问题。但究竟什么样的市场表现才是泡沫?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高科技公司,其股价到底该值多少钱?很难准确描述。格林斯潘等一批金融大佬甚至认为,泡沫只有在泡沫破灭之时才可以被确认。真是这样吗?规范的认知应当是这样:在财务披露透明而真实的情况下,高科技公司的股价是高是低很难判断,只能听命于市场的抉择。但如果前提不存在,也就是财务披露的真实性真假难辨,那无论是谁,其股价高低都无从判断,或者说,无论是高是低都是泡沫。

历史地看,那些恶贯满盈的股价泡沫案,基本都是造假性质。比如,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这些泡沫没有给经济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带来巨大的灾难。“南海事件”之后,英国200年没有发行过一分钱的股票,使之失去了许多创新的历史机遇。但也有另外一些泡沫,比如19世纪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的“铁路股泡沫”,不管它是否最终导致铁路的严重过剩,但这样的股市泡沫毕竟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积极意义;这类的泡沫还包括互联网泡沫,它毕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举这样的案例是想说明:诚信经营、真实财务之下的股市泡沫是难以判断的,它虽然无可避免,但无论如何都对经济具有积极意义;相反,如果没有诚信经营,没有财务真实,那股市随时随刻都将面临泡沫,而这样的泡沫破灭只会留下一地鸡毛,对经济不仅无益,而且危害深重。从这个层面讲,清除股市败类,净化市场环境,也是A股市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严打造假的背景下,A股市场会不会出现“暴雷频繁”的问题?至少,投资者需要加倍小心,万不可对那些心存疑虑的上市公司股票心存侥幸,而此时此刻更应当多关注财务透明、健康的“白马公司”。未来,投资者购买一只股票,第一要务就是要看看这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历史,是否存在造假嫌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